2021-01-04 13:15:08
碳中和日益受到人們關注,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漸行漸近,光伏、風電等新能源成為重要手段。隨著裝機目標和裝機需求的逐年增長,光伏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環節迎來需求爆發。
從需求端來看,受益于平價上網,光伏需求將在“十四五”迎來爆發。確定性極強的需求端將大大影響光伏供給端的產業結構。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十余年時間,中國光伏實現了從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核心市場“三頭在外”到光伏制造業、光伏發電裝機量、光伏發電量“三項世界第一”的轉變。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有實力也有底氣,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盡管疫情影響了各行各業,但光伏行業卻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截至今年9月,全國光伏累計裝機2.23億千瓦,較2015年的4318萬千瓦增長193%,遠遠超過太陽能“十三五”規劃中“到2020年底,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的既定目標。
而到年底,光伏行業迎來了更大風口,這就是“十四五”的清潔能源革命。
12月21日,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開發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主要途徑,而光伏是近十年內所有可再生能源類型中降本速度最快的清潔能源。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過去十多年來,隨著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迭代升級不斷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廣,中國光伏產業推動全球光伏發電成本下降了90%以上。
劉漢元表示,當前,光伏發電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我國光伏發電平均上網電價已降至0.35元/千瓦時,明年將全部實現平價上網。目前,世界原油價格為30~40美元每桶,故等效能量的電價成本約為10美元左右。當前光伏發電已基本實現平價上網,因此發電成本實際已經降到了10美元左右每桶原油的價格,且發電全過程零污染、零排放。
“在我國東部地區,光伏發電成本約為三毛到三毛五,已經低于東部地區作為主力能源的煤炭發電成本;在我國西部地區,光伏發電成本約為兩毛錢,已經低于水電發電成本。如進一步考慮生態環境成本,光伏發電的優勢將更加明顯。”劉漢元說。
平價上網擺脫補貼,可以確定的是,光伏產業將在實現“碳中和”目標中扮演重要地位。從累計裝機量來看,預計2021年到2025年光伏累計裝機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8.9%,年均新增裝機67.4GW,到2025年累計裝機達581GW。
受到需求拉動,今年光伏各個產業鏈迎來了一波價值重估。
最上游的硅料環節,行業供給收縮,硅料短期供不應求,盡管目前價格下滑,但仍然維持在高位;
硅片環節,受年底搶裝帶動,硅片需求旺盛,價格重回高位;
中下游大尺寸電池片和組件均在維持價格高位,需求旺盛。
確定性極強的需求端將大大影響光伏供給端的產業結構。業內人士預判,明年光伏產業鏈結構性供給緊張,各環節集中度逐步提高。根據PV Infolink數據,2020年下半年全球硅料產量達24.6萬噸,硅片產量達27.3萬噸,供需偏緊。
但從國內硅料大廠的擴產計劃來看,除通威等極個別在明年有擴產計劃之外,其余企業的硅料擴產動作很小。
實際上,為了避免硅料供給緊缺,下游企業紛紛開始簽訂長單鎖量。
歷經十年的產業調整,最終演變為強者恒強的硅料市場結構。當供需結構發生變化,硅料的邊際價格將有極大支撐,龍頭企業更有成本優勢。通威高純晶硅平均成本已做到40元每千克以下,電池片非硅成本約0.19-0.21元每瓦,僅為行業平均的60%-70%,無一例外都是全行業最低水平,這導致通威的硅料和電池毛利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0%-15%。
而今年,硅料巨頭通威股份的市值突破1800億,顯示出市場對頭部企業的看好預期。
劉漢元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提到,近十年來,以光伏、風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產業飛速發展。以中國光伏產業為例,十余年時間,中國光伏實現了從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核心市場“三頭在外”到光伏制造業、光伏發電裝機量、光伏發電量“三項世界第一”的轉變。劉漢元表示,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已經成為全球發展共識。以光伏、風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成為了未來人類能夠取得的最經濟、環境代價最少、最可持續的永續能源,使中國和全世界找到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最終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生態發展。
在劉漢元看來,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有實力也有底氣,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
9月22日,中國在聯合國大會上莊嚴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再次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歐盟、韓國、日本已經宣布將于2050年實現碳中和,英國近日出臺的能源白皮書也指出,人類將從依賴化石燃料轉向清潔能源的決定性和永久性轉變。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