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1 19:01:45
每經記者 李玉雯 每經編輯 段煉
近日,有消息稱黑客在國外某論壇上發帖,以8.8 BTC的總價售賣交行逾千萬筆數據。1月11日,交行發布聲明表示,近日監測到有不法分子在暗網發帖販賣所謂交行客戶信息,經系統核查比對,確認與該行真實客戶信息不符。
交行聲明,不存在黑客入侵,不存在客戶信息泄漏。該行已就相關違法行為向公安部門報案,依法追究損害該行商譽行為的法律責任。
同時,交行表示,該行始終高度重視數據安全保護工作,通過部署多層次網絡安全縱深防御措施,切實保障客戶信息安全。該行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偽造販賣公民信息、惡意造謠擾亂金融秩序的不法行為。
這并非銀行業內首次出現數據疑似泄露的風波。去年4月,國內多家銀行客戶信息疑似在境外黑客論壇上被販賣,涉事銀行回應態度相對一致,經過核查比對,與真實信息不符,不排除系不法分子偽造、售賣所謂銀行客戶信息牟取不當利益。
互聯網時代里,隨著銀行等金融機構越來越多的線下業務遷徙至線上,公眾對于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強。
據央行統計數據,截至2019年末,全國共開立銀行賬戶113.52億戶、同比增長12.07%,其中,全國共開立單位銀行賬戶6836.87萬戶、同比增長11.73%,個人銀行賬戶112.84億戶,同比增長12.07%,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達8.09戶。銀行賬戶數量穩步增長,對海量金融數據的安全性守護更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記者注意到,監管也高度重視對于數據安全的管理。2018年5月,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建立數據安全策略與標準,依法合規采集、應用數據,依法保護客戶隱私,劃分數據安全等級,明確訪問和拷貝等權限,監控訪問和拷貝等行為,完善數據安全技術,定期審計數據安全。銀行業金融機構采集、應用數據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應遵循國家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要求,符合與個人信息安全相關的國家標準。
2020年3月,銀保監會發布《關于預防銀行業保險業從業人員金融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當中再次強調“加強數據安全管理”,要求嚴格控制數據授權范圍,實現數據分類、重要數據備份和加密。同時,加強對客戶信息收集、維護、使用人員的培訓管理。明確約定涉及客戶資料交接的對外合作保密條款,消除信息泄露隱患。嚴防從業人員利用職權和管理漏洞,篡改后臺數據,盜取資金,以及非法復制數據、販賣客戶信息等行為。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朱萬平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