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4.7萬億美元!我國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20年內GDP擴大至10倍,占世界經濟比重預計達17%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8 18:52:25

每經記者 李可愚    每經編輯 陳旭    

1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0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各項數據。

據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

這也意味著,自1992年我國開始公布GDP相關數據以來,29年間從未出現年度數據負增長的情況。在全球經濟受到疫情明顯沖擊的大背景下,實現這一點殊為不易。

在全年GDP增速保持正增長的同時,總量上也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國內生產總值歷史上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2020年四季度GDP增速創兩年來新高

回顧2020年初,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中國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沖擊。當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這是有數據以來我國首次出現單季GDP數據負增長的情況。

不過,隨著一系列經濟數據快速復蘇,中國經濟很快展現出強勁的韌性和活力——反映經濟活力的先導指標PMI(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僅隔一個月即回到正增長軌道;二季度GDP增速實現轉正;反映生產端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重回正增長水平…… 

由于2020年從二季度開始的超預期表現,中國經濟全年繼續保持正增長。數據顯示,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中國GDP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近期一些世界主要經濟體披露的2020年經濟數據都呈現負增長狀態。

例如,德國聯邦統計局114日公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經價格調整后,2020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下降5.0%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項數據中,我國2020年四季度6.5%GDP增速,也創下兩年來的最高水平,甚至超過疫情之前的2019年各季度的GDP增速。

對于2020年四季度中國GDP為何會實現6.5%的超預期增長,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胡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經濟運行在2020年呈現“前低后高”的走勢。部分本該在年初開工的項目或工程有的被推遲,再加之政策等方面因素比較寬松,使得四季度經濟的活躍程度相比預期有所升高。

胡遲還表示,從反映生產和經濟活躍程度的一些指標如用電、外貿訂單等情況看,2020年四季度我國很多地方特別是南方地區的用電明顯上了一個臺階,不少沿海省份的外貿訂單出現“爆單”的狀況,貨柜也一柜難求,這都與四季度GDP超預期的表現相吻合。

圖片來源:新華社

20年內GDP總量擴大至10

在全年GDP實現正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也引人關注。

18日上午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這標志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增強。

2000年,我國經濟總量邁上10萬億元的臺階,2012年突破了50萬億元,2020年又突破100萬億元。20年內,經濟總量規模擴大至10倍,成就舉世矚目。”

寧吉喆表示,按照目前測算的年平均匯率折算,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萬億美元左右,穩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預計達到17%左右。

此外,寧吉喆還在發布會上披露了2020年全年多個重要經濟數據,從這些數據看,2020年大部分重要經濟指標均實現正增長或達到預期調控目標。

據寧吉喆介紹,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1%,比上年同期高1.1個百分點。全年就業物價預期目標較好完成,2020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超額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平均5.6%,低于6%左右的預期目標。2020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2.5%,低于3.5%左右的預期目標。

與此同時,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國際收支總體改善,2020年末,外匯儲備余額32165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了1086億美元。單位GDP能耗實現了下降,2020年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0.1%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GDP 國內生產總值 疫情防控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