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3 22:14:22
◎《中國數字出行經濟活躍度指數研究報告(2021)》顯示,疫情沖擊使得跨城人口流動受限,但疫情并沒有造成人、城、網的撕裂,城市內職住流動更加頻繁,數字出行在助力城市復工復產、生產通勤、商務出行等方面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每經記者 張蕊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第一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出行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內涵。3月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聯合滴滴出行發布《中國數字出行經濟活躍度指數研究報告(2021)》。
記者了解到,該報告的數據樣本采集自國內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使用2017年1月~2020年12月的滴滴運行數據,包括訂單金額等多個方面,借鑒市場化指數構建方法,構建了一個用數字出行反映中國經濟活躍度的指數。
報告顯示,疫后區域經濟活躍度進一步分化,“西部崛起”“南強北弱”等趨勢更加明顯,生產成為疫后經濟加快修復的主要支撐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介紹,數字出行經濟活躍度指數(Digital-travel Economic Vitality Index,簡稱DEVI指數)是全國首個基于高頻、海量的數字出行大數據,以多元、精準的出行場景為基礎,構建出的經濟活躍度指數。
他表示,DEVI指數采用國際通行方法構建,指標體系涵蓋生產、消費、服務三大維度,兼具完整性與靈活性,其變化趨勢與宏觀經濟走勢基本吻合,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報告顯示,2020年城市內人口流動加速恢復,生產端率先修復。疫情沖擊使得跨城人口流動受限,但疫情并沒有造成人、城、網的撕裂,城市內職住流動更加頻繁,數字出行助力城市復工復產,在生產通勤、商務出行等方面發揮了更重要的作用。
從DEVI指數月度同比增速看,生產在5月恢復正增長,消費和服務次之,分別于6月和7月恢復正增長。
同時,疫情進一步拉大了南北經濟活躍度的差距。從DEVI指數均值來看,南方城市經濟活躍度平均比北方提前2個月完全恢復。分析發現,南方復蘇主要得益于消費活躍度增長,而北方消費和服務活躍度均出現下滑。
此外,疫后西部經濟活躍度表現亮眼,消費活躍度增長明顯。DEVI指數顯示,疫情后東部活躍度復蘇主要依靠生產,消費復蘇仍顯不足。近年來,中部和東北部經濟活躍度趨于平穩,而西部經濟活躍度逐年攀升且超越中部。2020年西部生產復蘇較快的同時,消費仍占主導且也保持了明顯復蘇態勢。
從城市群來看,頭部城市群經濟集聚效應明顯,成為推動全國經濟增長中堅力量。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的DEVI指數加總值排名前四,占全國總值的54.2%,比2017年上升2百分點,是推動全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長三角城市群在總量第一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珠三角體量第二、增速第五,發展潛力較大。
滴滴發展研究院院長胡成認為,吃穿住用行是人類五大剛需,近幾年數字出行蓬勃發展,已經成為生產、生活、消費的重要連接器。“出行數據對整個國家和社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富礦。”胡成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