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08 12:16:33
●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
每經記者 周程程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8日,國新辦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城鎮化率處在60%~70%,所以這個階段還是一個較快發展的中后期,也是全面轉型的關鍵期,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全面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
(圖片說明:國新辦就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胡祖才指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戶,部分已經落戶的還存在市民化質量不高問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要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加快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胡祖才表示,一方面繼續降低落戶門檻,實現“愿落盡落”。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推動穩定就業居住的農業轉移人口有序落戶。
胡祖才指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的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要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要完善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有條件的城市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同時依法維護好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三權”。
另一方面要推動常住人口均等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一視同仁、應有盡有”。
胡祖才表示,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鼓勵地方政府提供更多基本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提高居住證持有人城鎮義務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務的實際享有水平,推動非戶籍常住人口逐步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
胡祖才強調,要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推動“人地錢掛鉤”。完善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相關政策,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分配同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等掛鉤機制,根據人口流動實際調整公共服務領域人員編制和設施布局。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