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0 19:34:44
◎每一種技術路線的完全替代并非是一蹴而就,即便是當年多晶硅替代單晶,也花了幾年時間。所以要說一個公告就要顛覆一種技術路線、變革生產模式,還是過于武斷。一種商業邏輯證實和證偽都需要時間。
《老記吹“牛”》欄目,由《每日經濟新聞》資本市場資深的記者、編輯每天篩選一些行業、公司的亮點,為大家的投資決策提供輔助和參考。
要點:
1)百度開啟回港上市之路,市場對百度布局AI給予認可;
2)百度在AI領域“護城河”較深,但商業化落地還需要時間驗證。
昨日(3月9日)百度通過港交所的上市聆訊,回港上市之路正式開始,在披露的上市文件中也毫無意外地將重點放在了AI布局上面。對于百度回港的計劃,市場也給予了較高的期待,當日百度美股收盤上漲13.58%。
在上市文件的計劃募資用途中,百度指出將用作持續科技投資,并且促進以人工智能為主的創新商業化,而且重點提到了智能駕駛與AI芯片等。
在文件中還公布了這幾組數據:
1)截至2020年10月30日,百度擁有中國最多的AI專利數量以及AI專利申請數量;
2)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累計拉取請求計,百度的深度學習框架飛槳全球排名第二,僅次于Facebook Pytorch;
3)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按開發者數目計,百度開放式AI平臺擁有超過265萬名開發者,是中國最大的開放式AI平臺。
這幾組數據代表了百度在AI領域的底層“護城河”,專利數量、深度學習框架、開發平臺這三者是支撐百度不論在智能駕駛領域、云服務、智能硬件等領域的基礎。而且百度作為為數不多的“全棧AI公司”,通過其開放式的AI平臺將會形成極其廣泛的應用和產品。
上述這些,均是百度給予市場未來的暢想,此前也寫過有關百度智能駕駛競爭力的文章,百度在AI領域的優勢無疑是巨大的。但大家也要留有一分清醒,因為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需要過程,AI技術的規模化生產也需要克服場景復雜性和一些特定條件下的應用,以及AI產業鏈條長度(制造+智能技術)及產業鏈上其他硬、軟件設備的開發進度都有待觀察。
從現有的財務數據來看,百度AI相關業務的提升空間還比較大,近幾年的同比增速也比較明顯,是否能持續厚積薄發還需要等待時間驗證:
2018年、2019年及2020年,百度核心業務的收入分別為783億元、797億元及787億元;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百度核心業務的云服務分別收入30億元、64億元和9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達112%、44%。
根據公告介紹,百度為客戶提供公有云服務,包括計算數據庫、存儲及其他服務,亦提供私有云服務,主要包括硬件、軟件許可及軟件安裝服務。
(文/弩張)
要點:
1)大全新能源去年第四季度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7282萬美元,毛利率達到44.2%。
2)保利協鑫能源表示,顆粒硅降本的一些指標又出現突破,未來要實現高投放比例的工業化應用。
光伏今天有兩個消息值得關注,一是大全新能源的去年四季報。去年第四季度大全新能源營收2.477億美元,上年同期1.189億美元,同比增108.32%;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7282萬美元,毛利率達到44.2%。
大全新能源是國內主要的硅料大廠之一,這份業績也體現出硅料漲價的業績彈性。從去年三季度開始,硅料價格一直漲到現在。以前硅料毛利率在20%、30%,因漲價獲得的收益率能到44%,對A股的特變電工(600089)和通威股份(600438)也是利好吧。
另一個消息是保利協鑫能源的公告,是關于顆粒硅進展。保利協鑫能源表示,顆粒硅降本的一些指標又出現突破,未來要實現高投放比例的工業化應用。
很多人說,因為顆粒硅技術的替代,所以光伏硅料龍頭股遭遇“殺估值”。
顆粒硅技術可能會進一步降低現有硅料生產的成本,這是投資市場比較關注的。去年,前光伏大佬施正榮的亞洲硅業就突破了顆粒硅技術。今年有一個變量在于,顆粒硅技術從小規模實驗室試驗將走向量產,這是一項新技術商業化的重要征兆。3月,上機數控和保利協鑫能源發布公告,雙方達成戰略合作,意向進行總投資達180億元的30萬噸顆粒硅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的研發項目合作。
但問題還是那個:大規模商用就需要品控和良品率,并且還要足夠時間驗證規模生產的成本。
每一種技術路線的完全替代并非是一蹴而就,即便是當年多晶硅替代單晶,也花了幾年時間。所以要說一個公告就要顛覆一種技術路線、變革生產模式,還是過于武斷。一種商業邏輯證實和證偽都需要時間。
但保利協鑫能源的商業進度節點需要關注,畢竟這可能會演繹新的估值邏輯。
(文/蟋蟀)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