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12 16:53:12
◎今日有兩只新ETF上市,為國聯安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和平安中證畜牧養(yǎng)殖ETF,截至收盤,分別下跌了0.25%和上漲了0.2%。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市場今日延續(xù)反彈行情,股指維持窄幅震蕩態(tài)勢,在ETF方面則迎來兩只新ETF上市,為國聯安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和平安中證畜牧養(yǎng)殖ETF,截至收盤,分別下跌了0.25%和上漲了0.2%。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以來,跟蹤中證畜牧指數的ETF扎堆上市,短短幾天已有3只登場;而跟蹤證券公司指數的ETF數量已達到了9只,競爭可謂非常激烈!
超百億資金涌入券商
國聯安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今日上市,交易代碼為159848,場內簡稱為證券公司。
證券公司本次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為3.14億份,截至2021年3月5日,基金資產組合情況中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5.8%。
前十大重倉股中,國泰君安占凈值比最大,為1.15%;從近三個月漲跌幅看,前十大重倉股集體收跌,其中國聯證券和太平洋分別累計下跌了32.74%和12.34%。
證券公司跟蹤標的為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指數代碼為:399975),該指數以以2007年6月30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截至3月11日,最新收盤報794.68點,近三個月該指數累計下跌10.76%。
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近3個月走勢
公開資料顯示,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選取中證全指樣本股中的證券公司行業(yè)股票組成,以反映該行業(yè)股票的整體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近3個月來證券公司指數持續(xù)調整,但目前兩市跟蹤證券公司指數的ETF數量卻在陸續(xù)增加,已達到了9只,競爭可謂非常激烈!
而場外資金更是持續(xù)進場,年初至今以來,除了今天上市的證券公司(159848)外,另外8只相關ETF份額都出現了增長,其中券商ETF(512000)份額增長最多,增加了56.3億份;其次是證券ETF(512880)增加了29.78億份。
以區(qū)間成交價計算,年初至今券商ETF(512000)、證券ETF(512880)和證券ETF基金(512900),分別凈流入資金62.32億元、34.46億元和11.43億元,合計凈流入金額已超百億元。
從規(guī)模上看,排名靠前的是證券ETF(512880)和券商ETF(512000),目前規(guī)模分別為367.65億元和255億元,而規(guī)模排名靠后的5家均不足8億元,分化較為嚴重。
跟蹤證券公司指數的9只ETF
對于當前證券板塊的走勢,有券商表示,以注冊制為核心的資本市場改革是未來較長時間內推動券商板塊估值提升的核心因素,證券公司作為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的重要引擎,必將向著市場化、專業(yè)化、國際化繼續(xù)邁進,行業(yè)向好的長期趨勢不變。但近期二級市場回調明顯,證券板塊受到很大影響,建議投資者保持謹慎。
跟蹤中證畜牧指數的ETF扎堆上市
平安中證畜牧養(yǎng)殖ETF今日上市,交易代碼為516760,場內簡稱為養(yǎng)殖ETF。
養(yǎng)殖ETF本次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為2.25億份,截至2021年3月5日,基金資產組合情況中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4.22%。
前十大重倉股中,牧原股份、海大集團占凈值比超2%;從近三個月漲跌幅看,前十大重倉股中,4只個股上漲和6只個股下跌,其中牧原股份、海大集團分別累計上漲了45.4%和23.37%,表現較好,而天康生物和正邦科技分別累計下跌了9.6%和7.25%。
養(yǎng)殖ETF跟蹤標的為中證畜牧養(yǎng)殖指數(指數代碼為:930707),該指數以2011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截至3月11日,最新收盤報3601.48點,近三個月該指數累計下跌0.05%。
公開資料顯示,中證畜牧養(yǎng)殖指數從滬深A股中選取涉及畜禽飼料、畜禽藥物以及畜禽養(yǎng)殖等業(yè)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樣本股,以反映畜牧養(yǎng)殖相關上市公司股票的整體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以來,跟蹤中證畜牧養(yǎng)殖指數的ETF扎堆上市,短短幾天已有3只登場,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是養(yǎng)殖ETF(159865),份額4.73億份,規(guī)模4.48億元。
不過前幾天上市的2只ETF上市后,份額就出現了減少,養(yǎng)殖ETF(159865)和畜牧ETF(159867)份額自上市以來分別減少了4000萬份和4850萬份。
跟蹤中證畜牧的3只ETF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