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3 22:26:43
每經編輯 王鑫
繼廣東、深圳、上海等地監管部門公布個人經營性貸款違規入樓市的排查結果后,北京地區排查結果出爐,涉嫌違規入樓市個人經營貸3.4億,北京銀保監局啟動對4家銀行處罰程序
北京銀保監局:銀行自查約3.4億元個人經營性貸款涉嫌違規入樓市
北京日報3月23日消息,針對北京地區房價持續上漲和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輿情,北京銀保監局迅速行動,會同相關部門及時采取部署全面自查、開展專項核查、出臺專門制度等系列強監管措施,堅決落實中央“房住不炒”精神,維護首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按照監管要求,轄內銀行對2020年下半年以來發放的個人經營性貸款等業務合規性開展自查,自查發現涉嫌違規流入北京房地產市場的個人經營性貸款金額約3.4億元,約占經營貸自查業務總量的0.35%,其中部分涉及銀行辦理業務不審慎,部分涉及借款人刻意規避審查。目前,相關銀行正在全力推進整改工作。北京銀保監局要求:一是切實加快整改進度,對未結清業務實施名單制管理;二是嚴格落實內部問責;三是認真對照《北京銀保監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關于加強個人經營性貸款管理嚴防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通知》,對本行內部制度、機制流程進行修訂完善; 四是全面加強授信業務管理、內部員工管理以及合作中介機構管理。
在銀行自查基礎上,北京銀保監局會同相關部門選取重點機構進一步開展了專項核查,已發現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信貸資金約3000萬元。目前北京銀保監局已經啟動對4家銀行的行政處罰立案程序和調查取證工作。后續,將根據調查取證結果,對貸款“三查”不到位的銀行或未履職盡責的工作人員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罰。同時,北京銀保監局還將會同市相關部門研究建立針對不法中介和違規借款人的聯合懲戒機制,切實提高公眾法律合規意識,堅決維護首都房地產市場秩序。
央媒聚焦:誰在為經營貸進入樓市打開方便之門?
針對2020年以來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有所抬頭的現象,新華社發表題為《誰在為經營貸進入樓市打開方便之門?》文章,其中指出:
2021年以來,一場針對違規挪用經營貸炒房的“圍剿”在多個熱點城市展開。北京、杭州等城市明確表態嚴防經營貸流入樓市,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加大挪用經營貸查處力度。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和廣東銀保監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排查,截至3月16日,發現廣東轄內(不含深圳)銀行機構涉嫌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貸款金額2.77億元、920戶。
深圳銀保監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3月18日通報經營貸專項核查結果:已提前收回21筆、5180萬元涉嫌違規貸款,處罰違規機構4家,處罰問責違規責任人14人次,處罰金額合計575萬元。
上海銀保監局表示,上海地區135家商業銀行已經完成個人住房信貸管理專項自查工作,存在貸款資金用途違規,部分個人消費貸、經營貸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
在已發現的違規行為中,有相當部分的貸款出現了房地產中介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包裝”助推的身影,涉嫌違規的操作方式包括通過中介機構過橋墊資套取經營貸置換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經過轉手多次后挪用個人經營性貸款用于購房首付款等。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三:一是經營貸貸款利率下行,已經低于房貸利率,出現明顯倒掛;二是貸款期限拉長,出現循環放貸、先息后本、到期續貸等免資金過橋現象;三是貸款額度提升,從此前的房產評估值的五成,提升到七至九成。
銀行對經營性貸款借款人主體資質審核不嚴,未穿透式核查貸款資金流向這也縱容了資金中介、房產中介的違規行為,讓炒房者輕易獲得了低成本的資金。
貸款環節是否出現亂象取決于銀行是否有加強審核的動力,是否也想在樓市上套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明宇建議,盡量通過市場化的手段來引導金融資源的配置,避免金融資源在不同層次的金融群體中形成套利空間。同時加強監管,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北京日報、新華社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