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4 21:47:10
根源還是在于市場供需嚴重不平衡。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全款優先?想買都買不到?”
強二線城市的樓市一直暗流涌動。
3月18日、3月23日,合肥市公安、市場監管、房產管理等相關部門聯合對“博澳麗苑”小區業主凡某、邵某,“大溪地”小區業主孫某、潘某,“中鐵國際城”小區衛某等5名人員分別進行約談教育,要求涉事人員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房住不炒”政策,充分認識錯誤,立即消除影響。有關部門對其中3人采取限制本市商品房屋交易措施。
其實,從去年年底開始,合肥出現類似二手房小區業主聯合炒作房價的事件就已經發生過多起,每次均有處罰,但似乎“屢禁不止”。
多位合肥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合肥樓市近期熱度高的根源還是在于市場供需嚴重不平衡。
近日,一份關于博澳麗苑業主聯合漲價的截圖顯示,有人呼吁:由于小區房價嚴重低于周邊近1萬元/平方米,建議即日起急賣掛價不低于1.6萬元/平方米,不急賣的掛價不低于1.8萬~2萬元/平方米。
記者發現,目前在鏈家網站上,博澳麗苑近日上新的房源掛牌價大多高于1.6萬元/平方米,本周掛牌均價較上周上漲14.8%,房客比為18.1。
但從成交價來看似乎并不高。3月,該小區成交的兩套房源,均價分別是13259元/平方米、12466元/平方米,成交周期分別為301天、56天。
貝殼找房成交系統統計顯示,從去年10月份開始到今年1月份,合肥二手房掛牌均價就持續走高,從16757元/平方米升至19099元/平方米,并且與貝殼指數差距逐漸加大。
去年11月,合肥市濱河、包河周邊就陸續有一些小區業主在社交平臺中集體謀劃漲價。從網上曝光的截圖看,這些業主希望大家“按照指導價調解掛牌價”,并且表示“任何賤賣行為必將受到全體業主的唾棄”。
很快,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發文表示,將積極應對部分小區業主“抱團漲價”網絡輿情。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工作職能,各司其職,聯動協作,嚴格規范房產中介公司線上、線下房產信息發布,堅決查處虛假信息,堅決維護房地產交易市場秩序。
今年1月,合肥又有個別小區業主擅自成立所謂“房價指導委員會”,并通過微信群等社交平臺發布集體漲價言論,對業主提出掛牌指導價,比如10層以下及頂樓2.3萬~2.4萬元/平方米、10層以上及頂樓以下2.4萬~2.5萬元/平方米。
合肥隨即發布通告稱,對涉嫌煽動集體漲價、惡意炒作房價的業主,由網信管理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及時約談當事人;房產管理等部門暫停其辦理相關二手房網簽手續,并采取限制其買賣住房等措施。
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1月,從貝殼二手房價格指數看,重點城市中,上海、合肥房價指數上漲幅度較快。
合肥資深房地產人士張凱(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2020年下半年至今,合肥二手學區房價格大漲,導致出現價格倒掛,新房也同步火爆。但新房市場又供不應求,熱度再度傳導到二手市場,“就出現了房東加價銷售、不誠心賣的情況”。
中指院統計顯示,2021年2月,合肥市商品住宅新增供應27.27萬平方米,環比下降53.8%。與此同時,合肥市商品住宅可售面積621.73萬平方米,環比上升15.3%,按照平均近6個月銷售情況,出清周期為6.82個月。而去年同期,合肥的商品住宅可售面積出清周期為21.98個月。
張凱透露,去年合肥土地出讓面積較少,尤其是熱點區域更少,進而導致新房市場尤其是熱點區域供應出現嚴重不足,供不應求,出現恐慌情緒。
目前,合肥市面上不少新盤都出現了“全款優先選房”的隱形規定。張凱也確認有樓盤這樣,“尤其是在熱點區域,比如濱湖、高新、經開、包河等區域,部分甚至要求綁定車位,有的特別熱門項目更難買”。
一位深耕合肥的TOP20開發商人士對記者表示,他們項目位于合肥一個不太好賣的區域,競品特別多,之前很難賣。結果最近房子不夠賣,優惠都取消了。“現在只要是房子都能賣掉。以前庫存大,還有優惠,最近都收回優惠,有的還提高首付比例了。”
月初,為規范存量房交易和房地產經紀行為,維護存量房交易當事人合法權益,合肥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印發《合肥市存量房買賣合同網簽服務管理辦法》,并于4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兩年。
“去年年底至今合肥市出讓的涉宅地塊較少,供應不足的情況將在今年繼續。目前看一年內三次集中土地供應政策會實施,但合肥具體幾月無準確消息,供應少的問題短時間內可能無法緩解。”張凱說,其實合肥樓市的熱度也跟城市發展有關系,2020年合肥GDP過萬億,越來越多人開始認可合肥,人才進駐,潛力比較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