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3-24 21:23:08
◎要從全產業鏈的視角,不斷降低物流體系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稅費成本和信息成本。
◎構建數字出行網絡、智慧物流服務網絡、現代化行業治理信息網絡,進一步提升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3月24日,國新辦舉行“深入貫徹‘十四五’規劃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發布會。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未來30年我國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強國,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的美好愿景。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交通運輸提出了多項任務要求,涉及到交通運輸發展的方方面面,并設立專節,對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進行部署,涵蓋綜合交通運輸通道、網絡、樞紐建設,城市群都市圈、農村交通發展以及運輸服務提升、運輸市場改革等方面。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志清表示,“十四五”時期,正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開局和起步的重要階段,其意義和作用都十分重大。近期,將著力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對標對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目標任務,抓好貫徹落實;二是在“十四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編制過程中,抓好貫徹落實。
(圖片說明: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事業快速發展 圖片來源:新華社)
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中央反復強調的重點,交通行業有哪些服務舉措?
對此,王志清回應,構建新發展格局關鍵在于經濟循環的暢通。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循環的動脈,串聯生產、消費、流通各個環節,是形成完整內需體系堅實的支撐,同時,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也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保障基石,因此十分重要。
今年1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于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意見》,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
王志清介紹了五方面主要舉措,包括擴大循環規模、提高循環效率、增強循環動能、保障循環安暢、降低循環成本等。
在擴大循環規模方面,王志清提到要大力完善綜合交通網絡,按照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的布局,暢通綜合運輸大通道,優化快速網,提升干線網,完善基礎網。新增城際鐵路和市域鐵路運營里程3000公里,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2.5萬公里,新增民用機場30個以上。
在保障循環安暢方面,他提到要全力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安全,積極拓展多元化的國際物流通道,維護國際海運重要通道的安全暢通,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建設,加快補齊冷鏈物流等短板,形成內外聯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網絡。
在降低循環成本方面,王志清表示,要從全產業鏈的視角,不斷降低物流體系制度成本、要素成本、稅費成本和信息成本。進一步規范和降低港口航運、公路鐵路等物流運輸收費,全面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
“我們將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和扎實工作,努力發揮好交通運輸的支撐和保障作用,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好先行。”他說。
在回應如何加大交通領域的創新、如何推進新基建和智慧交通發展等問題時,交通運輸部總規劃師兼綜合規劃司司長汪洋表示,交通運輸部一直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度重視智慧交通的發展。
他細數了“十三五”時期交通運輸部的相關舉措,包括制定出臺了《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意見和指南;以部省共建試點示范工程為抓手,重點圍繞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路運一體化等,開展了“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智慧港口示范”等試點示范。
汪洋表示,下一步,將堅持科技創新賦能交通運輸發展,以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為主線,以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為導向,著力在四個方面發力。
具體而言,一是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推動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升級改造,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有機融合,全方位賦能交通發展,推動發展自動駕駛、智能航運等技術發展與試點應用。
二是提高運營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數字大腦”,構建數字出行網絡、智慧物流服務網絡、現代化行業治理信息網絡,進一步提升行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推進先進交通裝備應用。加快北斗系統在交通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打造先進實用運輸裝備體系,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應用,推廣應用自動化碼頭等設施設備。
此外,還要夯實科技發展基礎,加強基礎研究,推廣產學研用深度融合,開展交通基礎設施長期性能科學觀測網建設,加快交通運輸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強化數據開放共享。
“我們也將配合相關部門,推進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等發展,助力行業共同發展,并結合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等,推動實施一批示范項目,推動智慧交通高效有序發展。”汪洋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