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1 22:05:03
◎一項項“世界第一”,彰顯出改革開放幾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交通大國,并正在一步步向交通強國邁進。
◎未來30年,我國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強國,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的美好愿景。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旭
截至2019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公路里程50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
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公里,也是世界第一;
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里程15.6萬公里;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里,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這一項項“世界第一”彰顯出幾十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我國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交通大國,并正在一步步向交通強國邁進。
今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剛剛通過了關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未來30年,我國將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其中到2035年,基本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到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強國,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的美好愿景。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志清曾表示,站在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的新起點,我們要在“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和各個行業規劃、專項規劃編制當中,與有關方面通力協作,對照“十四五”規劃綱要,逐項加以落實落細,確保可操作、能見效。
鄭萬高鐵重慶段正進行鋪軌作業 圖片來源:新華社
回溯1949年,中國鐵路總里程僅2.2萬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以溝通西南、西北為重點,修建了大量鐵路線路和樞紐。成渝、蘭新等大批鐵路干線陸續建成,延伸到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區。到1978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增至5.2萬公里。
改革開放后,我國鐵路建設突飛猛進,路網規模進一步擴大,路網質量顯著提升。到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較1949年增長5.0倍,年均增長2.6%。
在這其中,高鐵無疑是我國交通運輸領域一張亮麗的名片。
截至2019年末,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達13.9萬公里 數據來源:Wind
2008年,京津高鐵開通運營,標志著我國鐵路開始邁入高鐵時代。經過近十年快速建設,“四縱四橫”高鐵網建成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截至2019年末,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9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19年末,我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已達3.5萬公里 數據來源:Wind
國家鐵路局局長劉振芳此前在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鐵路行業深入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較好完成了《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目標,為建設交通強國、服務國家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先行作用。
在路網建設方面,“四縱四橫”高速鐵路主骨架全面建成,“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和普速干線鐵路加快建設,重點區域城際鐵路快速推進。智能京張高鐵、北煤南運重載通道浩吉鐵路等一大批新線開通運營。全國路網布局持續優化,路網質量顯著提高,中西部地區鐵路網不斷完善,樞紐及配套設施不斷強化。
在運輸質量方面,鐵路行業大力實施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運輸供給能力、服務品質、安全水平持續提升。
2015年到2019年,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年均增長9.6%,貨物發送量年均增長6.9%,客貨運輸能力大幅提升,旅客出行更加便捷,能源、資源等重點物資運輸得到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鐵路裝備水平也得到全面提升,并形成了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建設和裝備制造技術體系。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實現了時速350公里商業運營,系列化產品譜系基本形成。智能型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了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
鐵路大功率機車、重載車輛、通信信號、牽引供電、養護維修檢測設備以及施工機械裝備水平大幅提升,智能化新技術應用不斷創新。
此外,鐵路改革也逐步深化。行業監管體系逐步完善,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成效明顯。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地方政府、社會資本投資鐵路比例大幅提升。國鐵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京滬高鐵公司等成功上市。鐵路運輸法治化、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改善。
幾十年來,我國民航事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經歷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經過幾十年持續、快速的發展,我國民航機場設施水平不斷提升,航線網絡覆蓋率大幅提高,航空運輸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民航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介紹,“十三五”是民航發展極不平凡、極為重要的五年。民航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運輸規模快速增長,安全態勢總體平穩,服務品質穩步提升,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深化改革全面推進,行業總體發展符合規劃預期,綜合實力位于國際民航前列,正在努力實現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具體而言,首先是運輸規模快速增長。“十三五”期間,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中國民航仍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
2015-2019年,民航運輸的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年均增長分別達到11%、10.7%和4.6%。中國民航航運輸規模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并逐年縮小與第一位的差距。
其次,航線網絡通達性大幅提升。“十三五”以來,民航局以樞紐建設為牽引,積極服務國家戰略,支持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引導航空公司優化航線網絡布局,航線網絡不斷完善。
截至2019年末,我國民航航線里程已超過900萬公里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19年,境內通航城市已達234個,國內航線4568條(包括港澳臺航線111條);境外通航65個國家的167個城市,國際航線953條。我國已與127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
再次,行業安全水平持續保持世界領先。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運輸航空已連續安全飛行121個月、8669萬小時。從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值看,中國民航為0,世界平均水平為0.088,中國民航的安全水平處于世界前列。
此外,運輸服務品質也穩步提升。“十三五”期間,民航局大力提升航班正常水平,航班正常率已從“十二五”期末的67%大幅提升到2019年的81.6%,連續兩年超過80%。
“我們連續五年開展服務質量專項行動,重點推行‘無紙化’乘機、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開通12326監督投訴電話,機場餐飲基本實現‘同城同質同價’,實行機票退改簽階梯費率標準,出臺《殘疾人航空運輸管理辦法》,實現‘軍人依法優先通道’全覆蓋,為人體捐獻器官開通航空運輸綠色通道等,努力為旅客創造更加美好的出行體驗和服務品質。”馮正霖說。
目前,民航局正在編制民航“十四五”發展規劃和“十四五”期間民航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國民航將會堅決守住安全底線,以智慧民航建設作為“十四五”民航建設的發展主線,全面提升資源保障能力,創造更長的安全周期,大力改善服務品質,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航空出行需求和現代化航空物流發展需求。
“家書抵萬金,快遞暖人心”。這些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整個郵政快遞行業發展迅速,高峰期快遞量達到每天3億件的規模,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以“十三五”期間的一組數據為例:“十三五”期間整個郵政行業的業務收入規模從2015年的4039億元增長到1.1萬億元,五年凈增7000億元,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了22%;全行業新增吸納社會就業超過100萬人,每年年均增長20萬人;快遞年業務量從2015年的207億件增長到今年的800億件以上,五年翻了兩番。
不僅如此,郵政業每年服務的用戶數從2015年的700億人次增長到今年的1500億人次;郵政服務網絡實現了行政村以上全覆蓋,快遞鄉鎮網點覆蓋率達到了98%,自營國際快遞網絡服務覆蓋超過了60個國家和地區,全行業擁有的國內快遞專用貨機從71架增長到130架,投入運營智能快遞箱超過40萬組。
郵政企業的綜合實力也大幅度增強。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位列世界500強的第90位,我國已經有7家快遞企業通過改制上市,其中有3家品牌快遞企業2020年的業務收入規模突破了1000億。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此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這五年是全國人民用郵獲得感最強、行業實力增長最快、貫通一二三產業最實、國際影響力發揮最大的五年。行業基礎戰略性作用得到了顯著提升,郵政業對一二三產業的支撐力度更加凸顯,服務更優、時效更快、通達更廣、業務更全。
“特別明顯的是,高效的、性價比很好的郵政和快遞服務,支撐服務了電子商務的繁榮發展。”馬軍勝介紹,這五年來,全國郵政基礎設施網絡全面拓展,并重點推進了快遞物流園區和航空快遞的貨運樞紐項目建設。全國新增了313個配備全自動分揀設備的樞紐,自動化水平全面提升。
“我們還大力推進快遞下鄉和快遞進村兩大工程,現在快遞在農村的網點已經覆蓋了3萬多個鄉鎮。”馬軍勝說,郵政部門在城鄉末端服務終端里也加大了建設力度,密度大幅度提升,全國目前擁有郵政快遞營業網點32萬個,按照14億人計算,意味著每4500人就有一個服務網點,這么大的密度,在世界各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此外,郵政業的創新發展也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的技術在加快應用,智能客服、智能倉、北斗導航技術已經開始應用,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的應用和智能安檢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通過技術迭代升級,大幅度提高了我們運行的效率。”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