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06 10:07:36
◎上周12家公司IPO全部過會,是年內第三個過會率達100%的一周。
◎本周投資者將迎來“大肉簽”,發行價168元/股的創業板新股達瑞電子一旦中簽,獲利可觀。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湯輝
一家公司從上市資料獲受理,到發行,是一場漫漫長路,也是一次修行之旅。有的公司是天選之子,20多天就過會;有的公司在半途,就主動撤回申報材料,打道回府;還有的公司因各種不規范操作被曝光,最終被扯下畫皮……
目前,A股實行注冊制的是滬市科創板和深市創業板,非注冊制的是滬深主板(注:深市中小板4月6日與深市主板合并)。一般來說,注冊制下,“問詢-回復”會經歷多輪反復,之后有倒在上市委會議上的,也有提交注冊不成功的,更有主動撤回申報材料,終止上市路的。而對于適用審核制的公司來說,一般是“已受理-上會”,上會通過,招股;上會未通過,就重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周為單位,對上周過會、被否及新增的材料獲受理的公司進行梳理,以饗讀者。
上周(3月29日~4月4日,下同),總共有12家公司上會,其中,復旦微、艾為電子等11家公司擬上市科創板或創業板,盛航海運擬上市主板,12家公司全部過會。
上周,共有12家公司上會,其中,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和創業板,有復旦微、禾信儀器等11家公司,主板市場則有盛航海運1家公司,12家公司全部過會。從過會企業所屬地區來看,上海(4家)和江蘇(3家)名列前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12家企業的上會現場,證監會發審委對IPO發行人的技術實力以及關聯交易情況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詢問。例如,在企業的技術實力方面,盛航海運被問及“公司從事運輸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范圍的具體依據,公司提供的髙新技術所得稅優惠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的具體情況,對經營業績是否產生重大影響”;天微電子被問及“產品性能主要依賴外購核心部件還是公司核心技術,核心技術是否屬于硬件產品系統集成技術,公司研發投入占比較低原因,選用‘進口替代’證明其科創屬性依據是否充分”;而針對開勒環境僅有2項發明專利,且公司產品中的主要零部件主要為外購,開勒環境被發審委要求“說明產品核心技術以及持續保持創新性的措施與手段”;艾為電子則被要求結合公司產品定價、客戶、研發團隊、研發投入和同行可比公司情況,說明“其產品技術先進性和競爭力,以及如何應對產品和技術的迭代風險”;唯賽勃也同樣被發審委要求說明“公司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及市場競爭力”。
在關聯交易方面,拓新藥業被問及其與“成立次年便成為公司主要供應商的”湖北科騰化工之家是否存在關聯關系;而針對盛航海運的船舶租賃交易,也被問及“交易對方與盛航海運、實控人及其近親屬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此外,開勒環境曾在2016年至2018年間收購蘇州歐比特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比特)的股權,歐比特原股東也被表示與開勒環境及其實控人、董監高、核心技術人員等關聯方、主要客戶或供應商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或其他利益安排,但該結論未取得歐比特原股東高利親和周燕的確認,發審委據此要求開勒環境說明“高利親和周燕不予確認的原因,以及在當事人不予確認的情況下,申報材料披露上述結論的依據、原因與合理性”。
上述11家申報科創板和創業板的公司后續要做的就是提交注冊,如果過了證監會那關,完成注冊生效,接下來就能擇日招股上市。
與此同時,Wind數據顯示,4月第1周的周過會率為100%,這也是年內第三個過會率達100%的一周。
此外,上周共有8家公司提交證監會注冊。記者注意到,成立于2006年的上海電氣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主營風力發電設備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以及后市場配套服務,是中國最大的海上風電整機制造商與服務商。電氣風電同時也是上市公司上海電氣(601727,SH)的控股子公司,因此,其也被稱為地方國企分拆上市第一股。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三年一期間,電氣風電營業收入分別為65.57億元、61.17億元、101.35億元和56.38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18.54萬元、-5230.76萬元、25162.94萬元和10457.05萬元。
進入3月份,終止或中止審查的A股IPO公司數量,呈現一路上升的態勢。這一數據從上上周的35家,也迅速攀升至上周的129家,且全部來自注冊制的創業板和科創板。
在上述129家公司中,中止審查的達127家,不過,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申請文件中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而中止,包括鐵建重工、亞洲硅業、吉利汽車、復旦微電子等多家明星企業。
此外,京東數科和天廣實兩家公司在上周選擇了主動撤回上市申請,終止IPO審核。其中,《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刊發報道《天廣實沖擊科創板IPO 首款獲得上市受理藥品所處賽道競爭激烈》,顯示天廣實尚無產品可供銷售,公司在報告期內持續虧損,但卻已累計融資超過15億元,而其研發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已獲得上市受理,但國內已有多款同類藥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強度的變化,也是上述中止/終止現象出現的重要背景之一,尤其是IPO造假入刑的新規,無疑極具威懾力。
而回到上周IPO公司終止或中止審查的情況,從保薦機構的分布來看,中信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保薦的企業數最多,分別為16家和15家,其次是國泰君安、民生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和國金公司,保薦的企業分別達9家、8家、7家和7家。
本周,總共將有8家公司迎來上會。其中,主板市場有依依股份1家公司將在4月8日上會,注冊制下的創業板和科創板,則有孩子王、萬祥科技、鴻富瀚、維克液壓、華研精機、容知日新和金迪克7家公司,將分別于4月8日、9日和12日上會。
記者注意到,容知日新專注于工業互聯網領域,主要產品為工業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系統,已廣泛應用于風電、石化、冶金等多個行業。而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道《容知日新IPO:50%以上主營收入來自風電行業 部分防爆電氣產品尚未取得強制性認證》,容知日新部分防爆產品尚未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按照相關規定,自2020年10月1日后不得出廠、銷售,或將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影響。
在容知日新之外,從事液壓元件與液壓系統的產品研發、生產的維克液壓,將沖擊湖南邵陽第一股。據其官網顯示,維克液壓是我國高壓油泵研發、生產之鼻祖,國內三大液壓產品配套基地之一,同時其也打破了國外進口件在液壓智能控制領域的壟斷。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此前的報道《新三板掛牌期間多次調整財務數據 維克液壓沖刺創業板》顯示,在提交申報稿之前,維克液壓曾在2020年4月和7月曾多次調整前期披露的財務數據。
隨著上會節奏的持續,上周也有4家公司迎來了IPO受理,包括邁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威生物)、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博盈特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重能)。
根據公司招股書(申報稿),邁威生物的風險提示主要有:
(1)技術風險,包括新藥研發相關風險,技術平臺創新風險等;(2)經營風險,包括醫藥政策變化的風險,合作開發風險;(3)法律風險,包括生物安全風險,安全生產風險等;(4)財務風險,包括資金不足的風險,未能實現盈利將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等;(5)內控風險,包括管理能力與業務發展不匹配的風險,核心技術泄露的風險等;(6)發行失敗風險;(7)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風險,包括研發項目失敗風險,新增產能不能及時消化的風險等。
三一重能的風險提示主要有:
(1)政策風險;(2)行業風險,包括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導致發電設備需求下降的風險等;(3)技術風險,包括技術研發風險,研發人員流失風險等;(4)經營風險,包括發行當年業績下滑甚至虧損的風險,產品質量問題的風險;(5)財務風險,包括毛利率波動的風險,財務內控不規范的風險;(6)法律風險,包括知識產權風險,關聯方授權使用商標的風險等;(7)內控風險等。
截至4月3日,科創板審核信息披露,全部550家公司中,處于“注冊結果”的有282家,緊隨其后的是“終止”96家,“中止及財務更新”的有60家。
本周(4月5日~4月11日),A股有萬辰生物、深圳瑞捷等12只個股將迎來申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達瑞電子的發行價高達168.00元/股,大概率將成為“大肉簽”。
A股上周上市了11只新股,全部為注冊制。從注冊制新股上市首日的股價表現看,C建工最佳,股價漲幅區間為531.89%~633.88%。
截至4月2日,年內A股已有125家公司完成招股。從地區分布看,廣東、浙江、江蘇分別以27家、20家和20家名列前三甲,也合計占到整體數量的53.60%,由此成為大贏家。
從板塊分布看,實施注冊制的科創板和創業板公司數量分別為46家和46家,合計占了超七成。
125家年內招股的A股公司中,海通證券獨攬15家,據榜首位置,緊隨其后的是中信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和中信建投,分別為12家、9家和7家。
按照主承銷商IPO金額及市場份額,截至4月2日,年內排名靠前的券商是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和中金公司,它們的市場份額分別是8.65%、8.05%、7.44%、5.84%和5.23%。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