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0 16:37:29
◎華海藥業好歹也是一只機構云集的白馬股,去年累計最高漲幅超過200%,業績表現也不錯,剛剛公布了一季度業績增長的預告,為何落到跌出近1年新低的這步田地呢?
每經記者 何劍嶺 每經編輯 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周的行情著實有些沉悶,大盤上上下下地窄幅折騰了一番,不僅小幅收跌,而且成交量也縮得厲害,甚至在周二的時候滬市成交量僅僅比去年12月16日高一點點,也創出了近3個半月的新低。
對于普通股民來說,這樣縮量盤整、不上不下的行情是最難受的了——市場上沒有可持續的熱點,買的話一不小心就入坑,賣的話又舍不得,持有不動的話又怕沒有等來風口卻等來虎口,實在是太難辦了!
不過,相比踩中大“雷”、持有的股票連續下挫的股民來說,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還是愿意“兩權相害取其輕”——盤整就盤整,總比虧錢好啊!估計本周持有華海藥業(600521,SH)的3萬多股民多半會含淚同意這一點。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s)對本周行情進行復盤時發現,本周跌幅的冠軍和亞軍都被兩只總市值不足500億元的中盤股占據,并且都與醫療、醫藥有關。而跌幅前10名的其他8只個股均屬于總市值不足100億元的小盤股,而且多是剛上市的次新股。
本周累計跌幅前10名個股(數據來源:Wind)
而引起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特別注意的并不是本周跌幅冠軍,而是跌幅亞軍華海藥業,它除了本周跌幅達到21%之外,年內跌幅也高達41.56%。而這樣的年內跌幅在兩市4000多只個股中也可以排到第37位!真是慘上加慘……
華海藥業好歹也是一只機構云集的白馬股,去年累計最高漲幅超過200%,業績表現也不錯,剛剛公布了一季度業績增長的預告,為何落到跌出近1年新低的這步田地呢?
華海藥業近1年日K線圖
昨日華海藥業小幅高開后一度上漲1%,之后震蕩回落收盤小跌2.27%,但是盤中仍然創出了自去年3月26日以來近1年的新低19.56元/股。不過在對股民的心理壓力上講,與4月7日、8日兩天連續跌停相比已經好很多了。
3月初開始,華海藥業在25元/股附近窄幅震蕩了近1個月,4月7日卻突然掉頭直下,開盤1小時后就放量跌停;4月8日繼續快速跳空跌停,成交量還放出了自去年2月25日以來超過1年的新高。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注意到,令人感到迷惑的是,華海藥業這樣的“自殺式”崩盤在消息面上并沒有任何的利空消息,甚至還有業績大增的利好。
圖片來源:華海藥業公告
4月8日晚間,華海藥業公布了2020年業績快報和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兩者的成績看上去都挺不錯:2020年營收、利潤均同比呈百分比兩位數的增長,其中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達到63.24%;2021年一季度預計同比增長10%~20%。
不過,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注意到,機構似乎對這樣的業績利好“視而不見”:就在公布業績的當天,華海藥業因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登上上交所龍虎榜,前賣5席位清一色全是機構,累計凈賣出超過8億元。前買5席位中雖然也有一個機構專用席位凈買入近2億元,但是前買5前賣5席位累計仍然凈賣出高達4.68億元,顯示出機構堅決拋售的決心。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精神分裂”的現象呢?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覺得有必要聯系一下公司往年的業績表現來對比一下。
圖片來源:Wind數據
公開資料顯示,華海藥業主營成品藥銷售和原料藥及中間體銷售,兩者占據了94%的業務收入。Wind數據顯示,2019年報總營收同比增長5.76%,歸母凈利潤暴增430%;而2020年年報業績快報則顯示總營收同比增長20.36%,增速加大,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3.24%,增速明顯下滑。也許,機構擔心的正是這個吧!
牛眼君(每經牛眼:njcjnew)注意到,華海藥業2019年耀眼的年報也許正是它2020年大牛行情的原因之一。從去年2月3日盤中低點14.14元/股算起,到去年8月31日盤中最高點45.70元,在不到7個月的時間里,股價暴漲了223%,市值也一度超過660億元。
過在那之后,華海藥業再也沒能跟上大盤的步伐,一路逆大市震蕩下跌,如今股價較去年最高點已經超過“腰斬”的范圍,縮水近6成,基本被“胯斬”,持有的3.4萬名股民“一年白玩”。
圖片來源:Wind數據
在為時7個月的連續下跌過程中,不知道重倉持有它的諸多機構會作何感想。Wind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機構持股數量高達3億股,占比達到21%。去年3季報顯示,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一組合增倉1263萬股,合計持有3128萬股成為第3大流通股東,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和興全合宜靈活配置基金也大幅增倉位列第6和第9大流通股東。
雖然目前去年4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東情況尚未公布,但這幾家機構的增倉時間正處于華海藥業去年6~8月的主升浪及后面的回調期間,而如今股價已經跌到去年3月底時的價位,如果它們沒有在之后進行及時調倉的話,目前也已經大概率出現浮虧。
值得注意的是,華海藥業去年9月開始的股價連續下滑,或許與去年9月10日的解禁全流通有關。Wind數據顯示,去年9月10日,華海藥業最后一批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解禁,總股數為7868.55萬股,以當時的股價計算約合28億元。從去年9月2日至9月10日,華海藥業連收7根陰線,區間最高跌幅達18%。
同時,今年3月22日,華海藥業公告稱,公司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已全部出售完畢,并已在2019年10月17日解鎖上市,上市流通數量為14,364,743股。如此看來,其中的部分解鎖股份可以說是完美躲過了最近3天的股價下跌。
另外,涉及訴訟也許也是令華海藥業股價承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華海藥業公告
公司在4月8日發布的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近日,公司在股吧上關注到有消息稱‘公司纈沙坦美國患者索賠 8 個億,官司失敗’。公司關注到這個消息后立即開展了認真核實,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因纈沙坦雜質事件所引起的多起訴訟事項及山德士仲裁事項仍在推進過程中,案件尚未開庭,訴訟及仲裁結果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無法準確判斷訴訟事件及仲裁事件可能對公司造成的影響。”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