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5 20:30:06
◎長春首批集中土地出讓的熱度并不高,現場僅吸引了中鐵、華潤、保利、萬科4家頭部房企參與。
◎“雙集中”土地供應新規,要求房企資金有很大的彈性,否則面對集中土地供應會遇到很大的壓力。
每經記者 王佳飛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今年土地集中出讓打響“第一槍”。
今日(4月15日),最早公布首批集中供地計劃的長春,在全國率先舉行首批土地集中出讓。不過,這場土地集中出讓卻顯得有些平淡,僅吸引了4家頭部房企競拍。原計劃的51宗待出讓土地中有11宗終止掛牌,最終成交38宗住宅用地,其中32宗為底價成交,2宗流拍,全部集中在市轄區,成交總金額為193.08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廣州、深圳、杭州在內的15個城市公布了今年的首批土地集中供應計劃,總計供地規模達4155萬平方米。其中北京、杭州、廣州、南京的首批供地的起始總價均超過800億元。從各城首批集中供地的出讓時間看,主要集中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的一個多月時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在今日長春首批集中土地出讓成交的38宗住宅用地中,有32宗為底價成交,成交平均樓面價為3225元/平方米,相較2020年長春住宅用地3278元/平方米的成交樓面價,地價保持相對穩定;溢價率則較2020年全年溢價率下降1.1個百分點,達到3.3%。本輪集中供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562萬平方米,相當于2020年全年成交量的29.4%,可見長春推地節奏較為平均。
整體看,長春本次集中土地出讓的熱度并不高,僅吸引了中鐵、華潤、保利、萬科4家頭部房企關注。但在優質地塊的競爭中,頭部房企優勢明顯。
中鐵置業在本次土拍中總投資達44億元(其中39億元用于住宅用地),取得長春朝陽區永春鎮11宗住宅用地、1宗商辦用地、1宗圖書館用地,所有地塊均為底價成交,成交平均樓面價為2912元/平方米。
華潤是唯一在長春本輪集中供地中觸發限價并用競租賃面積的方式取得地塊的房企,取得的地塊位于寬城區小南街是長春北側較為重要的核心城區。在到達限價后,經過36輪爭奪,最終競配建租賃住房4100平方米取得該地塊,可售部分樓面價3585元/平方米,溢價率29.4%,為本輪供地的最高溢價率。
另外,保利、萬科各取得1宗住宅用地,溢價率保持在4%以下。除此之外,其余地塊全部為長春本地開發商取得,大部分為底價成交。本地房企取地中僅3宗住宅用地溢價率達到15%-20%,主要分布在南關區、長春新區、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長春主要發展區域。
“本輪長春集中供應競拍方式發生變化,由過去的‘價高者得’轉變為‘限價競租賃住房面積’,穩地價的舉措正逐漸落地。”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認為,長春本輪集中供地結構有明顯調整,主要分布為西側、南側。朝陽區、綠園區成為住宅用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占比增長最快的區域,占比較2020年全年增加10-20個百分點。相反,雖然保利、萬科在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取地,但該區域住宅用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占比較2020年減少13.9個百分點。
潘浩表示,今年長春還有兩輪集中供地,整體供應結構仍需持續關注。本輪集中供地中有2宗住宅用地由于無房企報價而流拍,流拍率為8.2%,低于2020年年末的10.1%,流拍率呈現下降趨勢。
4月14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掛牌2021年第一批集中出讓的6宗地塊,預計將于5月13日集中掛牌拍賣。6宗地塊分布在寶安尖崗山1宗、光明鳳凰城1宗、龍華油松1宗、南山西麗1宗、深汕合作區2宗,總建筑面積91.01萬平方米,總起始價105.76億元。
至此,公布今年首批供地計劃的城市已達15個,總計供地規模達4155萬平方米。
而本次“雙集中”土地供應新規,涵蓋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以及天津、重慶、南京、杭州、廈門、合肥、濟南、武漢、成都、福州、鄭州、無錫、蘇州、沈陽、長春、寧波、青島、長沙等18個熱點城市,這些試點城市今年將分三個批次集中進行土地掛牌和出讓。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有11個城市的今年首次集中供地規模超過了全年供地面積的30%。其中,廣州首次集中供地規模為全年供地面積的62%,蘇州、長春、沈陽的占比均超過40%。
此外,集中供地的土地性質并非單一的商品房用地,租賃用地等也得以突出,而且在競拍規則上也有新變化。
如北京首批集中供應的30宗土地中,近四成涉及公租房。此前海淀樹村地塊一直嘗試做競拍共有產權份額,如今開始推廣落實,使得北京住宅用地市場競拍方式趨向多元化。
杭州的首次集中供地中,除2宗人才專用租賃住房用地外,所有地塊均設置新房限價條件。其中平均限價為26038元/平方米,最高價為29227元/平方米,如實施裝修銷售的,裝修價格平均限價3327元/平方米。
據貝殼研究院報告,廣州本次集中供地應重點關注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等房源供應。其中政府性房源及自持住宅上限面積占本次供應的比例達到27%。政府性房源中,共有產權住房上限面積達83萬平方米、政府性住宅達74萬平方米、公租房達59萬平方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不在22城名單中的城市也宣布將加入集中供地隊伍行列。
4月9日,徐州市住建局發布通知,表示將加入“兩集中”供地城市陣營,一年供地不超過4次,每次供地不低于1000畝,時間間隔、地塊數量和區位要相對均衡;集中組織出讓活動,掛牌公示結束后,交易時間不超過1個工作日。建立土拍熔斷機制。土地招標拍賣過程中,當溢價率達50%或超過設置的最高限價時,中止網上競價,采取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
在此之前的3月30日,西安市政府發布《西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房地聯動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中,其中明確提到,“每年按季度集中發布住宅用地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國有建設用地公開出讓”。
“雙集中”供地新規的落地,無疑將給不同梯隊的房企拿地產生相應影響。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此前曾表示,今年土地集中供應新規,要求企業資金有很大的彈性,如果沒有很大的彈性,面對集中土地供應會遇到很大的壓力。
“整體來看,政策對龍湖這樣的企業是存在利好意義。政策對優質的房地產從業者來說應該是利好,可能對高杠桿公司或中小公司可能會有一些壓力。”龍湖CEO邵明曉也談到了對集中供地的看法,“政策的出現考驗房企的運營能力,集中推盤營銷的能力,也考慮房企交付時的能力,從拿地、到策劃、到方案、到開工、到建設、到交付、到客戶服務、到一系列全鏈條的能力。”
但中小企業可能相對艱難。一位區域型房企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集中供地對我們這些中小房企來說,還是有一定壓力的。面對集中供地,我們需要和很多巨頭房企同場競技,也需要一次性地調動更多的資源來參與拍地,和資金相對雄厚的頭部房企相比,我們無疑處于弱勢地位??鋸堃稽c說,如果我們在今年的首批集中供地中我們沒能搶到,那么下半年我們有可能面臨無米下炊的窘境。”
“所以面對集中供地,我們計劃采取的方式是引入合作伙伴,多方抱團取暖,多參與一些土地競拍,也分散風險。”上述房企高管表示。
中指院報告認為,去年“三道紅線”融資新規試點以來,行業進入降負債、降杠桿的階段,銷售回款成為企業“回血”重要來源。集中供地新規的實施,對企業營銷端將帶來深刻變化,以往的銷售節奏與營銷節點也需要重新鋪排,以面對集中的拿地資金需求。
面對22個重點城市的集中大量供地,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做取舍,需要企業對城市發展趨勢及板塊價值進行科學研判,若集中跟進多個地塊,也需要投拓人員更加高效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22城多為房企的戰略重點布局城市,如果這些城市的供地節奏趨同,房企若要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則需要對不同區域及城市的潛力、市場周期進行精準研判。
總體來看,資金實力強的企業仍將獲得更多的拿地機會,而資金壓力大的企業可能面臨更大的沖擊,企業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為了更多地參與競拍,提高拿地成功的概率,企業可采取聯合拿地的方式,共擔資金壓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集中供地政策雖然近期能夠影響到土拍市場,但市場的最重要因素還是土地供應量。
“如果只是拍地方式變化,土地的供應沒有上升,甚至還下降了總量,那么對地價的影響就會非常有限。只有各個地方集中拍地,同時供地總量能夠有比較明顯的增加,才會影響到土地價格,保持平穩甚至穩中有降。只有土地的價格保持穩中有降,而且土地供應量增加,才會傳導到房價穩定和不大幅上漲。”秦虹表示。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