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16 19:27:25
◎核心產品為筷子、砧板的雙槍科技擬在深市主板上市,公司年銷售約3億雙筷子、1000萬片砧板。
每經記者 陳晴 每經編輯 文多
筷子也能撐起一家上市公司?證監會官網顯示,2021年3月,雙槍科技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招股書)進行了預披露更新。招股書顯示,雙槍科技來自浙江省杭州市,公司核心產品為筷子、砧板,擬在深市主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雙槍科技曾因為廣告宣傳違規或環保問題多次受到行政處罰,如此情況下,雙槍科技此次IPO能否成功?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2021年報送)截圖
官網顯示,雙槍科技歷史可追溯至1995年,是一家專注于餐廚工具的制造商,核心產品為筷子、砧板。根據招股書顯示,公司年銷售約3億雙筷子、1000萬片砧板。
財務數據來看,近幾年雙槍科技表現不錯(如下圖),營收與凈利潤均持續增長。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2021年報送)截圖
從銷售渠道來看,直營商超、經銷商、電商等渠道為雙槍科技最主要的銷售渠道。以2020年為例,直營商超、經銷商、電商渠道合計貢獻了約八成的公司銷售收入(如下圖)。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2021年報送)截圖
創造銷售收入的同時,上述銷售渠道也為公司帶來了應收賬款。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凈值分別為21206.03萬元、21384.24萬元和21071.70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57.60%、47.92%和44.7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關注到,眾多銷售渠道中,2018年~2020年,直營商超貢獻收入比例為22.43%、20.45%和18.13%。貢獻收入比例持續下降的同時,同期直營商超渠道應收賬款余額占收入比例分別為45.05%、48.90%和57.04%,逐年上升。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2021年報送)截圖
雙槍科技招股書中提示應收賬款余額較大的風險稱,隨著收入規模持續增長,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可能會持續增加,若不能及時回收應收賬款,則會對公司的現金流轉、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不止是應收賬款的問題,公司的存貨也在攀升。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各期末,雙槍科技存貨賬面凈值分別為10638.03萬元、12346.42萬元和14239.13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28.90%、27.67%和30.22%。
“如果公司未來不能有效制定生產計劃并管理存貨而導致存貨增長過快,將在一定程度上擠占公司的營運資金,降低公司運營效率,并可能帶來較大金額的存貨跌價的風險,從而給公司生產經營造成一定不利影響。”雙槍科技招股書中表示。
直營商超等傳統銷售渠道陷入低迷之時,近年來雙槍科技發力電商銷售渠道。根據公司官網資料顯示,2020年6月份和7月份,公司曾經嘗試與知名主播羅永浩、薇婭合作直播帶貨。
種種措施之下,近三年來雙槍科技電商業務發展勢頭不錯。2019年度和2020年度,電商渠道收入增速分別為46.60%和65.16%,呈快速增長趨勢。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2021年報送)截圖
電商業務增長的背后,相關銷售費用也水漲船高。2018年~2020年公司電商平臺費用(主要包括店鋪傭金、直通車廣告宣傳費、促銷費等)分別為1163.04萬元、1559.31萬元、2715.70萬元。
公司也提到,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率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主要原因系公司銷售費用中商超費用、電商平臺費用較高導致。
投入費用之余,雙槍科技還曾因為廣告宣傳違規受到行政處罰。根據公司2020年7月預披露的招股書,2017年6月16日,因杭州漫軒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漫軒,系雙槍科技全資子公司)在其經營的天貓店上將“馳名商標”字樣、頂級用語等使用于廣告宣傳中,杭州市余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對杭州漫軒處以罰款8萬元。
雙槍科技還曾因為環保問題而受到處罰。2017年10月19日,因浙江千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束家居,雙槍科技全資子公司)生產線建設項目環保設施未經驗收投入生產,鍋爐廢氣排放中煙塵指標均值超過《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2014)》排放限值要求,龍泉市環境保護局對千束家居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千束家居處以罰款共計14萬元。
雙槍科技也曾因為消防問題被罰。2017年10月31日,因雙槍科技廠房內多處防火門閉門器、順位器損壞,消防設施、器材、消防安全標志未保持完好有效,杭州市公安消防支隊余杭區大隊對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處以罰款5000元。
雙槍科技招股書中也提示稱,由于公司主要原材料的材質為竹、木、PPS等,主要包裝材料為PVC、紙卡和紙箱,因此在產品和產成品多具有易燃的性質,可能存在因物品保管和生產操作不當而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風險。
就IPO相關事宜,2021年4月1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雙槍科技致電并發送采訪郵件,公司方面回復稱以招股書內容為準。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