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0 12:43:16
◎今日有1只新ETF上市,為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華夏中證滬港深500ETF,截至午間收盤,上漲0.1%。
◎目前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ETF已有5只上市,競爭十分激烈。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指數今日早盤震蕩走高,個股整體漲跌互半,漲幅超9%個股逾60家。板塊上,食品飲料、白酒、光伏等前期抱團板塊輪動走強,汽車產業鏈迎來強分化,北汽藍谷等前排個股繼續一字板,部分資金回流碳中和、次新、醫美等前期熱點題材。截至午間收盤,滬指走出三連陽。
今日,有1只新ETF上市,為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華夏中證滬港深500ETF,截至午間收盤,上漲0.1%。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ETF已有5只,均在今年才上市,競爭十分激烈,規模大的ETF已超12億元,規模小的不足1億元。
今日上市ETF
又一只跟蹤滬港深500指數的ETF上市
華夏中證滬港深500ETF
(交易代碼:517170;場內簡稱:滬港深E;擴位證券簡稱:滬港深ETF)
滬港深ETF本次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為3.01億份,截至2021年4月13日,基金資產組合情況中股票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17.2%;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為82.68%。但根據基金上市交易公告書顯示,在上市首日前,基金管理人將使本基金的投資組合比例符合有關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和基金合同的有關規定。
公告書顯示,前十大重倉股中,騰訊控股占凈值比最高,達4.05%,其次是友邦保險和美團-W,占凈值比為1.19%和1.13%;從近三個月漲跌幅看,前十大重倉股中僅匯豐控股、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上漲,而美團-W、小米集團-W和中國平安分別下跌了22.26%、16.74%和11.07%。
滬港深ETF跟蹤標的為中證滬港深500指數(指數代碼為:H30455),該指數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以1000點為基點,截至4月19日,最新收盤報2821.76點,近三個月該指數累計下跌4.86%。
公開資料顯示,中證滬港深指數系列包括中證滬港深500指數、中證滬港深互聯互通中小綜合指數以及中證滬深港互聯互通綜合指數,該指數系列選取滬港深交易所上市的互聯互通范圍內股票作為指數樣本股,以全面反映滬港深三地上市企業股票的整體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ETF已有5只上市,規模最大的是滬港深500ETF(517000),基金份額12.98億份,規模逾12億元,年初至今份額減少了1.65億份;而滬港深500ETF基金(517080)規模也超過了10億元,年初至今份額增加了8800萬份。
跟蹤中證滬港深500指數的5只ETF
騰訊控股最受南向資金青睞
港股市場近年一直被視為全球市場中的估值洼地。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南向資金加速進場,帶動港股持續走強。恒生指數今年2月一度創出了2018年以來新高,雖然春節后市場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近期股指企穩后,南向資金再度出現持續進場跡象。
截至午間收盤,恒生指數報29105.73,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6.88%,強于同期A股三大股指。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南向資金本月合計凈流入174.27億元,今年以來合計凈流入3288.43億元。
而從具體個股看,近一個月以來,騰訊控股最受南向資金青睞,凈買入額高達163.79億元,此外還有中芯國際和小米集團-W凈買入超過20億元;賣出方面,美團-W被凈賣出47.18億元,中國移動和思摩爾國際分別被凈賣出29.4億元和23.76億元。
近一個月南向資金流向
有分析人士指出,港股的一大魅力在于云集了多只非A股上市的優質企業,尤其是以騰訊、阿里、京東、小米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企業。當前港股不僅具備低估值優勢,而且在經濟持續復蘇的背景下,新經濟和金融地產有望形成“雙輪驅動”,港股依然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另外,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多元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原則,因此,投資者在A股之外布局港股,還可以起到規避單一市場投資風險的作用。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