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0 15:12:19
每經記者 范文清 每經編輯 孫磊
4月19日,第十九屆上海車展如約而至。這是今年全球第一個如期舉辦的A級車展。因疫情控制得力,中國車市正重新煥發活力,特別是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正推動中國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深度變革的先鋒地。在此背景下,以風向標著稱的上海車展,在4月19日這一天成為全球車界關注的焦點。
從華為到恒大,從大眾到奔馳,從博世到大疆……千家企業在“四葉草”競技,汽車的邊界在電動智能化的技術風口下不斷拓展,電動智能汽車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本屆上海車展的絕對主角。
有人說,這是汽車產業向移動智能互聯時代轉型的分水嶺。汽車不再是一件冰冷的機器,而是被智能科技賦予了更多生態的含義。這讓傳統車企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也讓科技企業開始對造車充滿自信。
于是小米宣稱要拿出百億美金造車,華為在車展前后連開四場發布會,講解它對未來汽車的理解與布局。連做無人機的大疆也在本屆上海車展中發布了車載產品,希望通過車載業務正式切入汽車賽道。科技企業對智能電動車的興趣空前高漲。汽車人的眼界與思維被迫要與時代接軌。
改變不過四年時間。2017年,第十七屆上海車展上,蔚來首款量產車ES8在質疑聲中揭開面紗;正道、前途、云度、艾康尼克、威馬、奇點等新勢力造車品牌在此嶄露頭角。彼時,業內對造車新勢力的質疑還停留在PPT層面,現在,一大批智能電動車正在上海灘展現魅力。
但競爭也是前所未有的激烈與殘酷。高舉“創變而生”的造車新勢力已倒下一大批,沒有跟上時代腳步的汽車企業已經在上海車展中缺席。觀察許久的豪車品牌,在今年亮劍出鞘,用全新的產品理念,捍衛自己的話語權。臥薪嘗膽多年的自主品牌,則將智能電動視為反超機遇,踏著造車新勢力闖出的路徑,攜新品牌集體入場。
而走在前面的新造車企業也并非沒有焦慮。“特斯拉”車主維權在上海車展刷屏,北京儲能電站起火爆炸引發熱議,這些事件都在告訴大家,造車并不容易,不是貼上智能電動的標簽,就能大踏步向前。
變化可以擁抱,敬畏之心也不能丟棄。不可否認,汽車產業在“新四化”的推動下將發生深刻變革,但誰會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上風,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