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2 19:15:25
醫美概念,昨天晚上有讀者專門提出來,希望大哥點評一下。所以,應讀者的要求,今天就聊聊醫美板塊。最近,醫美板塊確實很強,華東醫藥、愛美客、華熙生物、朗姿股份等個股的股價持續攀升,而醫美板塊無疑已經成為4月以來的主線板塊。那么,對于醫美板塊的投資機會,我們到底該怎么看?且聽達哥一一道來。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今天,大盤依舊是窄幅震蕩,滬指小跌了7個點,創業板要強一些,創業板指數一度漲幅超過1%,最后漲了0.77%。
指數雖然表現一般,但個股還是很熱鬧,芯片股、鋼鐵股、食品飲料板塊等,都有不錯的表現。
今天,達哥準備重點聊一個題材——醫美概念。這個話題,也是昨天晚上有讀者專門提出來,希望大哥點評一下。所以,應讀者的要求,今天就聊聊醫美板塊。
最近,醫美板塊確實很強,華東醫藥、愛美客、華熙生物、朗姿股份等個股的股價持續攀升,而醫美板塊無疑已經成為4月以來的主線板塊。那么,對于醫美板塊的投資機會,我們到底該怎么看?
首先,從感性上,我想對醫美行業進行一個粗淺的認識。所謂醫美,就是醫療美容。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如果用傳統的思維來講,我對美容是比較排斥的。因為一提到美容,你就會想到整形,想到臉部整容等。反正從男性的角度出發,多少是不太感興趣的。
但對女性而言,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現在不僅是年輕女性,很多中老年女性都開始接受醫美了。因此,這個龐大的市場,你就不能不去重視。俗話說,女人和孩子的錢是最好賺的。
光有感性的認識還不夠,還要有一些數據的支持。查了一些資料,有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達1975億元,占全球的比重達17%。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醫美市場近五年的平均增速為30%左右,有望在2021年超越美國,成為醫美第一大市場,預計2025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突破萬億元。
時代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我相信今后醫美這一塊的市場,確實還會進一步擴大。因為每個人都想變美,不僅是女人,男人也想。而且大家都相信,隨著醫美技術的進步,醫美確實可以讓人看上去更美,這是人性的需求。
還有一點,也是很現實的一點是,醫美也是有依賴性的,一旦你進了這個“坑”,就很難出來了。比如打完一針玻尿酸之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再打。但凡有依賴性的,都賺錢。白酒、香煙、手游等,都是如此。
醫美這個新興的領域,確實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就算這個領域不是剛剛起步,但也是一個全新的朝陽產業,無論什么優質的賽道,好的風口,只有走在前面的,才能賺到大錢。
那么,現在A股市場上,醫美板塊哪些公司值得關注?這里,也簡單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醫美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的原料生產商、產品或設備制造商,中游的醫美機構,以及下游的醫美營銷平臺。相對而言,上游是最賺錢的,中下游就要弱一些了,而且醫美機構、營銷平臺等,還可能涉及一些醫美糾紛,問題就復雜了。
現在的醫美上游公司,主要關注三家。一個是華熙生物,一個是愛美客,以及剛上市不久的貝泰妮。這三家公司的具體醫美產品,這里不介紹了,以免有廣告之嫌。但講一個財務數據,銷售毛利率方面,愛美客達到92%,華熙生物達到81%,貝泰妮達80%。
對比一下,貴州茅臺的毛利率是91.41%,五糧液是74.53%。由此可見,醫美上游公司有多賺錢。
還有一家公司,華東醫藥,近期也是火爆異常,原因是該公司旗下一款醫美產品將在今年下半年上市,這個消息是公司公告了的,公告之后股價就大漲了。
凡是賺錢的地方,資本就一定會進入,相信未來A股市場還會有其他醫美公司涌現出來。如果現在才開始關注醫美,也不算晚,這個板塊確實是值得中線重點關注的領域。
好了,關于醫美,今天就聊那么多。
其他方面,關注一些公司的一季報。
思摩爾國際在港交所公布業績,一季度營收11.79億元,同比增長403%。
思摩爾國際是電子煙龍頭。因為行業監管的因素,這個行業可能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可能會提升行業的門檻,但不會改變行業的成長性。對龍頭公司而言,反過來也是有利的。明天,A股的電子煙板塊可能會受到正面影響。
中信建投公布一季報,一季度實現凈利潤17.22億元,同比下降11.74%。前不久,第一創業的一季報也是業績下滑,股價挨了跌停,現在還沒緩過勁來。短期看,券商股有點堪憂。
中國平安公布一季報,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72.23億元,同比增長4.5%。這個業績,只能說是比較穩健,但不能說好。
另外,中國人壽今天公布一季度業績預告,一季度凈利潤較2020年同期增加約94億~128.18億元,同比增長約55%~75%。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投資收益增長所致。但今天中國人壽的股價走勢高開低走,最后只漲了不到2%,表現一般。
對于后市,雖然滬指還沒有擺脫震蕩格局,但市場整體并不冷清,所以繼續維持不悲觀的態度。那么,大盤究竟何時能夠再度走強,我覺得也不用太著急,或許只需要等待一些契機而已。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