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07 18:06:56
◎海南要立足于自貿港自由貿易的角色定位,做好自己的文章,不要引進污染型企業以及高能耗、高排放企業。
◎海南在自然資源產權和有償使用方面還需要做一些新的探索,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對外發布。
《方案》明確提出,海南要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包括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建設,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等內容。
眾所周知,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海南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如何將其資源稟賦與自貿港歷史發展機遇相結合,進而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就此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進行了專訪。
常紀文表示,海南應敢于進行試點,大力發展康養產業、高端制造產業、消費相關產業等,進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位之一是“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您認為賦予其這一戰略定位有何深意?
常紀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前有三個,分別是福建、江西和貴州,后來增補了海南,主要是由于海南有幾個代表性。
第一,它是生態地區、工業不發達地區,如何既保護好生態,同時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需要探索一些機制。
第二,它具有南部的代表性。原來的三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是東部,江西是中部,貴州是西部,現在海南是南部。
之所以賦予它這個戰略定位也說明中央對海南有很大期望,希望海南能夠打破傳統發展觀念,以“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要求,探索一些新的、污染少的、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把它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
NBD:您認為海南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有哪些優勢?
常紀文:第一是有生態優勢,海南森林覆蓋率高,空氣好,是非常適宜的康養之地。
第二是有地理優勢,海南是一個離島,離島建自由貿易港,就可以和生態建設相結合,打造一套獨特的模式,既發展自貿經濟,也把生態保護好。此外,離島會較少的受到其他地區環境污染的干擾。
NBD:海南要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您認為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
常紀文:首先要堅持“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這是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強化國土空間環境管控、推進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
堅持“三線一單”,就是要把好關。要立足于自貿港自由貿易的角色定位,做好自己的文章,不要引進污染型企業以及高能耗、高排放企業。
其次,要敢于進行一些試點。海南在禁止、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所以這個方面也是可以大力著手的。
第三是建議大力發展康養產業。海南環境很好,要發展康養產業,增強對國內和國際的吸引力。
第四是要發展高端制造業,因為高端制造業污染比較小,符合現在的發展方向。
第五是大力發展消費相關產業。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來海南購物。
另外就是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潮汐能以及生物質能,減少對火電的依賴。
NBD:《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以及自然保護地內自然資源資產特許經營權等制度。目前自然資源在產權和有償使用方面的現狀是怎樣的?海南要推進這些制度改革有哪些難度?
常紀文:海南在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和有償使用制度方面有一些探索。我之前到海南調研時了解到,有一些公司曾經投入了很多資金和時間種樹,現在這些樹長大了,但是不能變現,這種情況下,產權怎么界定,是不是可以出售這個產權?這些都需要明確。政府要考慮如何實現企業的生態產品價值,應該給他們什么樣的生態補償,從而調動積極性。
我了解到,海南在一些生態優美的地區搞特許經營制度,讓生態產品的建設主體對生態產品進行收費,比如門票、建設國家公園等,積累了一些經驗。不過也要明確,海南在自然資源產權和有償使用方面還需要做一些新的探索,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NBD:創新生態文明體制機制,要扎實推進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實行差別化的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您認為“差別化的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應該如何落實?
常紀文:國土空間可以分為工業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生活空間等,實行差別化的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也就是如果這個空間的屬性是生活空間,那就不能搞企業;如果是工業空間,那就可以搞工業企業;如果是生態區、旅游區,就可以發展旅游??臻g管控要做好,防止無序化發展。
NBD:《方案》還提到,要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您如何解讀這一機制?它有何重要意義?
常紀文: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是中央財政資金給予補償。海南是一個生態省,它的生態對于中國生態的穩定、氣候的穩定有很大作用。
對于海南,應該既有大的生態補償,也有小的生態補償。大的生態補償是國家對海南省的補償,小的生態補償是海南省要對本區域植樹造林等生態建設給予生態補償。
還是舉前面那個例子,企業到海南來種樹,使海南的生態變好了,如何搞市場化運作,調動企業投資的積極性?那就必須要解決樹種好之后,生態功能產權能不能登記、能不能進行抵押的問題。
比如企業承包了一塊林地,它變成了旅游景區,那企業能不能自己對外去經營?這些都需要法律法規和政策予以確認。探索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就是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來搞生態建設。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郭程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