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6 08:38:30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百億市值光伏企業旗下光伏發電項目未批先建、社保基金持股的新洋豐登風險榜……2021年5月第1周(因五一假期及數據披露量較少,4月26日-5月9日數據計為5月第一周,下同),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且看A股綠色周報第32期。
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于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借助環境數據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的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根據5月第1周搜集到的數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共有36家上市公司在近期暴露了環境風險,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河北。其中,19家屬于國資控制企業,5家為千億市值企業。在環境風險之外,本期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旗下公司共有52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21個項目進入環評審批公示狀態。
一周綠鑒: 機構頻調研的新洋豐登風險榜
在企業管理能力、財務狀況、行業競爭等因素之外,環境風險日漸成為上市公司重要的經營風險之一。環境風險關乎企業發展,也關乎企業形象。
環境風險榜涉及上市公司分布情況(5月第1周)
總體來看,在2021年5月第1周環境風險榜上,超標、違法、事故等負面信息共關聯到36家上市公司,股權關系經過啟信寶數據核查。其中,35家上市公司涉及環境違法違規,1家上市公司涉及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從企業分布區域來看,北京排名第一、上海位列第二,河北第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2021年5月第1周登榜的36家上市公司背后有多達511.95萬戶的股東。此外,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這些上市公司有至多964家機構持股,投資標的登上環境風險榜,將可能使他們面臨投資風險和環境責任風險。
譬如,近段時間備受機構調研“寵愛”、社保基金也持股的新洋豐,就在近期出現了環境違法的行為。
具體情況為,新洋豐在2021年3月17日受到執法單位會同荊門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技術人員現場檢查時,被發現磷石膏渣場透水壩壩底出現滲濾液滲漏,未及時進行收集處理,也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顯示,新洋豐被責令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并限期2021年4月19日前向荊門市生態環境局上報整改方案(含修復完善防腐防滲措施、清除滲濾液污染的泥土等事項),于2021年4月30日將上述事項整改情況(含前后對比照片、文字說明)上報。
新洋豐2020年年報顯示,磷石膏是磷肥行業重要的危廢產物, 由于磷石膏處理成本高、處理難度大, 此前磷肥企業大多采取堆存的辦法處理。對于主營業務為磷復肥、 新型肥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新洋豐而言,三磷治理和磷石膏轉化利用一直頗受關注。
新洋豐也在其2020年年報提及,2021年公司的戰略舉措之一,便是繼續積極應對三磷治理和磷石膏轉化工作, 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在“三磷” 整治方面對照方案細則, 繼續高標準嚴要求地逐條進行自查, 大刀闊斧地進行環保項目改造, 爭取各項排放指標均遠遠低于國家標準。但就目前所收到的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而言,這一舉措或尚未得到有效實施。
另一方面,隨著綠色環保理念受到資本市場重視,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環境信息披露要求正加速落地,從而督促上市公司切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引導上市公司在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再度因控股子公司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而登上風險榜的河鋼股份,在其2021年一季報提及,截至一季報披露日,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共收到環保行政處罰17筆,罰款金額697萬元。而在河鋼股份之外,本期涉及環境違法行為的34家上市公司均未在近期就相關事項作出正式公告披露。
環保處罰:
百億市值光伏企業旗下光伏發電項目未批先建
領250萬元罰單
2021年5月第1周,數據庫搜集到36家關聯企業收到環保部門的行政處罰決定或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涉及35家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企業因環境違規違法被罰(含擬被罰)款金額前十
本期,林洋能源旗下江蘇飛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錄得了最高罰款金額。
作為A股百億光伏企業,林洋能源今年以來風波不斷,從實控人此前被留置調查到股價一度“閃崩”,近期,林洋能源再因其子公司江蘇飛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環境違法被處以250萬元罰款登上環境風險榜。
高額罰款背后是公司旗下光伏發電項目未批先建。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江蘇飛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2020年12月4日受到執法單位調查,被發現公司《灌南百祿飛展45MW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向生態環境部門報批,但未取得審批手續。檢查時,現場已開工建設,已建成9000余個樁基和金屬框架,該項目未進行投產并網發電。
記者注意到,在去年9月,林洋能源的官方微博就曾發布過“江蘇連云港灌南百祿飛展45MW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開工!”的信息,并提及,該項目有明顯的節能、環境和社會效益。但在環保效益尚未實現之前,一張高達250萬元的環保罰單率先到來。
值得注意的是,直至今年2月,灌南百祿飛展45MW平價上網光伏發電項目才取得環評批復。在批復中,連云港市生態環境局也提及江蘇飛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未報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情況下,擅自建設,違反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江蘇飛展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應深刻吸取教訓,在今后項目建設和管理中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
需要說明的是,近年隨著ESG(環境、社會責任及管治)投資理念逐步升溫,投資者越來越注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市公司財務投資和戰略投資的環境責任也應受到重視,因此直接或間接參股企業環境數據被納入A股綠色報告項目數據庫。
本期,北大荒就因其聯營企業北大荒龍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上榜。具體而言,該公司在2020年11月20日接受執法單位委托的第三方檢測公司監測,被發現當日公司燃煤鍋爐排放的顆粒物濃度,二氧化硫濃度、NOx濃度,均超過了《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表三相關標準要求。因這些情況,北大荒龍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被處以了61.2萬元的罰款。
北大荒2020年年報顯示,北大荒龍麥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其主要參股公司之一,2020年凈利潤虧損-1396.68萬元。
自動監測數據超標: 1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顯示超標
作為執法依據之一,污染源自動監測數據反映企業是否存在部分環境風險,但數據顯示超標,仍需經過環境監管部門進一步認定才可能構成事實超標。
1家上市公司旗下企業自動監測數據顯示超標(5月第1周)
一周日均值超標天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當天存在有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存在一個超標天數,統計周期內有幾天存在日均值超標情況,記幾個超標天數。
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統計期的一周時間內,取企業各指標實時在線數據計算日均值,超過對應排放標準的,記一次日均值超標,所有監測點涉及指標的日均值超標次數累計為該企業“一周日均值超標累計次數”。
2021年5月第1周,1家企業出現了自動監測數據超標的情況。具體而言,魯信創投參股的山東天一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一化學)一周日均值超標1天。
監測數據顯示,天一化學在2021年5月4日非甲烷總烴顯示超標。
魯信創投2020年報顯示,天一化學為其聯營企業,2020年凈利潤達1億元。公開信息顯示,天一化學主要從事溴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
項目環評: 區域醫院再擴張 愛爾眼科湖北愛爾項目邁過環評關
項目環評即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是大多數項目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也是項目建設或投產后的環保依據。對上市公司來說,要投資建設新項目,環評審批也是必須經歷的考驗。
5月第1周數據顯示,A股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參股公司共有52個項目進入受理公示及擬審批公示狀態,21個項目最終獲得環評審批公示。按照環評信息中披露的項目總投資額,20家上市公司邁過環評關的21個項目累計總投資約167.42億元。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項目環評獲通過
其中,新鳳鳴旗下桐鄉市中友化纖有限公司年產200萬噸功能柔性定制化短纖項目邁過環評關,總投資額達到65.76億元。
去年6月,新鳳鳴曾公告了包含這一項目在內的桐鄉市中友化纖有限公司新材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公告顯示,項目總投資11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2億元);其中年產200萬噸差異化直紡滌綸短纖總投資6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61.5億元),100 萬噸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總投資3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30萬噸聚酯薄膜等配套新材料總投資14.5 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3.5 億元)。達產后,可形成銷售收入 302.5 億元,創利稅34.5億元。項目的經濟效益良好。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愛爾眼科旗下的湖北愛爾眼科醫院建設項目(以下簡稱湖北愛爾)也邁過環評關。今年3月,愛爾眼科拋出的一份36.5億元定增預案中,就包括這一個項目。
公告顯示,湖北愛爾新建項目旨在進一步夯實愛爾眼科發展基礎,逐步完善橫向同城分級診療體系,加快省會城市一城多院建設,做大做強省會醫院,同時有效滿足湖北省眼科市場多層次的醫療需求,完善公司在湖北省以及武漢市的整體戰略布局,提高醫教研一體化水平。
愛爾眼科指出,湖北愛爾按國家三級專科醫院標準建設。醫院將承擔包括眼科健康產業城、眼科博士后流動站、 眼科醫療科研教學基地、 眼科臨床藥物科研孵化基地、 眼科互聯網醫院等功能。湖北愛爾新建項目預計投資額為32834.82萬元,建設周期為18個月。
除上述項目外,在5月第1周,麗珠集團、三一重工、中國化學、長園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參股公司項目取得了審批結果為同意(或告知承諾制通過)的環評批復,這意味這些投資項目將很快進入建設階段。
需要說明的是,環境信息數據的公開均有賴于環境監管信息公開水平不斷提升。從2008年《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到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章專章確立“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信息公開從制度建設上得到保障。
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依法公開環境信息、完善公眾參與程序,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提供便利。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及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編寫的《2018-2019年度120城市污染源監管信息公開指數(PITI)報告》也指出,環境信息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逐漸成為政府和社會公眾公認的原則。
如對本項目環境數據存在疑問,或需就榜單涉及環境問題進行溝通反饋,請聯系蔚藍地圖。
(實習生林姿辰、楊煜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期部分制圖工具為鏑數圖表)
記者:宋可嘉
編輯:陳俊杰
視覺:鄒利
排版:陳俊杰 牟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