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19 14:20:17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5月15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2021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表示,要繼續引導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切實回報投資者。筆者對此高度認同,強化上市公司分紅意識,是保護投資者的必然要求。
應該說,隨著證券市場投資理念的覺醒,上市公司開始逐漸注重現金分紅,2020年上市公司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等方式回報投資者共計1.43萬億元,較上一年增長9.16%。不過,市場也存在一毛不拔鐵公雞,或小筆吝嗇分紅的上市公司。
事實上,2020年銀行上市公司貢獻的分紅就接近4900億元,其他不少上市公司股息率仍低于銀行一年定存利率。中小投資者在市場追漲殺跌中虧損概率較大,只有上市公司持續穩定分紅,才是讓投資者擺脫虧損,分享中國經濟發展、公司發展成果的最佳途徑。
新證券法第91條對上市公司分紅有最新定調,“上市公司應當在章程中明確分配現金股利的具體安排和決策程序,依法保障股東的資產收益權;上市公司當年稅后利潤,在彌補虧損及提取法定公積金后有盈余的,應當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分配現金股利”。該條后款明確上市公司補充虧空后若有盈余,就應按章程現金分紅,是否分紅、分多少就要看章程規定,這有一定的間接強制性。
再研究第91條前款,與之相對應,其實早在2019年《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就規定在公司章程中應明確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對利潤分配尤其是現金分紅事項的決策程序和機制,以及為充分聽取獨立董事和中小股東意見所采取的措施。
而2012年證監會《關于進一步落實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有關事項的通知》,也規定上市公司制訂分紅政策、審議分紅方案時都要聽取中小股東意見。這些文件對在分紅時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規定更為詳細具體一些。
現實中,上市公司分紅預案一般由董事會擬訂,交由股東大會審議決定。董事會聽取獨立董事意見比較好操作、獨立董事在董事會上充分發表意見即可,然而董事會聽取中小股東意見卻并不好操作,中小股東不可能參與董事會,對董事會分紅預案不滿,只能通過股吧、媒體、自媒體發下牢騷,但股東大會上決定分紅方案是否通過,主要取決于大股東態度,中小股東意見或無足輕重。
當然,也有個別上市公司吸取中小股東建議修改分紅預案,比如2018年某上市銀行提出分紅預案為每10股送2股紅股和0.3元現金,核算下來投資者所得現金分紅還不夠繳納紅利稅,后來有投資者在自媒體發布公開信,之后上市公司更改分紅方案。顯然,上市公司如此聽取中小股東對分紅意見的做法既不規范也不高效,且只有比較特殊個案。
上市公司決議分紅方案,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效率就是議出一個分紅方案不要拖拖拉拉、經年累月,公平就是要關注中小股東權益保護。要維護這個平衡,筆者建議可分幾步走:
首先董事會可提出分紅議案,隨后由中小股東(需有明確定義)單獨召開類別股東大會對預案進行審議,并提出修改意見,之后中小股東相互聯合以持股超總股本3%股東身份,提出符合多數人期望的分紅提案(若未能聯手持股超3%則不提出),董事會對此提案進行審議并形成新的分紅預案,并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當然,目前規章制度賦權上市公司,可對章程確定的現金分紅政策進行調整或者變更,在此大框架下,無論分紅制度如何設計改良,都難完全規范上市公司的分紅操作,這其中具有相當大的操作彈性。
當前有關各方對是否強制分紅分歧較大,在筆者看來,強制分紅或是A股市場走向健康軌道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通過強制分紅,可以培養上市公司分紅習慣,從內心深處樹立股權神圣、股民不可欺意識;市場只有經過這個意識的養成并升華階段,才可逐步放松對強制分紅的要求,轉而交由市場機制來解決,這也是境外一些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過程。
(作者系財經時評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