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1 17:16:01
◎并購有兩大引擎,一是產業、二是資本,換句話來說就是一個是業務需求導向,另一個是手里頭要有錢。
◎產業并購不是純粹的買賣關系,而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國并購最大的價值再造方法就是反向混合所有制并購。
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肖芮冬
近兩年來,并購市場一路向好,“新一輪并購熱潮出現”的聲音也不絕于耳。不過與此前相比,談論跨界并購的人少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對產業并購的高度關注,并購基金在一級市場上的身影也日趨鮮活。
有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共發生產業并購事件388起。僅在去年上半年就有60家上市公司完成了重大資產并購,涉及交易額3860億元,交易的數量和金額均實現了大幅增長。
那么隨著新一輪并購浪潮的到來,并購市場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產業并購又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并購基金將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在近日舉辦的“第15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現場,遠致富海總裁程厚博向《每日經濟新聞》分享了他對于這些問題的洞察。
近年來,并購市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今年1月普華永道發布的《2020年中國企業并購市場回顧與2021年前瞻》顯示,去年中國的并購交易金額增長了30%,達到7338億美元,也是自2016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并購交易數量比上一年增加了11%。私募股權基金活躍度大幅上升。
在程厚博看來,中國從2013年、2014年開始啟動并購,現在這個市場正在越來越活躍,“近一年多因為疫情,跨境并購變少了,但是因為國有并購的欲望強烈,國有并購的數量還在劇增”。
他告訴每經記者,并購有兩大引擎,一是產業、二是資本,換句話來說就是一個是業務需求導向,另一個是手里頭要有錢。在中國市場,并購交易的主要買方包括三類:首先是國資,這其中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產業方的并購,另一種是沒有產業背景、由金控平臺或政府的持股公司進行并購;第二類大買家是行業龍頭或頭部企業;第三類則是并購基金。
賣家方面,類型無非是國企和民企,但其實真正有內在需求的是后者,但也存在一些很明顯的問題。“首先,這類企業缺錢缺資源,需要引進有實力的、能夠資源互補的合作方;其次,這些企業普遍面臨著資源和能力都不足的問題;第三,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企業接班人不愿意并購或者對未來沒有信心,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選擇退出。”
相比之下,作為產業方進行并購,目標是為了整個資源價值的提升,退出反而不是一個最重要的考慮因素。程厚博坦言,“GP找財務投資人的錢做控股股東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首先它不是長錢,其次沒有產業背景,買完就要賣。現在我們采取的方法是混合所有制,幫產業方并購,在里面配少量的財務投資人,這樣就解決了退出的問題。”
2013年成立的遠致富海由深圳市國資委牽頭,聯合建行建信、東方富海共同組成,致力于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培育行業領袖。經過8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并購基金管理人,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00億元,完成了包括跨境并購、控股權收購、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在內的多種類型并購。
據程厚博介紹,遠致富海旗下主要有三塊業務,第一塊最重要的當然是并購,“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幫地方政府、產業集團尋找標的,和他們一起設立SPV(特殊目的實體)公司來進行并購。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SPV弱化了國資管理體系不靈活的因素;二是為國資加持了GP團隊的優勢,可以幫助國資找到好的項目。遠致富海在其中扮演一個紐帶的角色,這也是我們最大的一項業務。”另外兩塊業務則是對Pre-IPO項目和早期項目的投資與陪伴。
在他看來,產業并購不是純粹的買賣關系,而是一個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國并購最大的價值再造方法就是反向混合所有制并購。“因為國資具備資源優勢,去投資好的團隊和頭部企業、與他們共同成長,能夠實現資源互補、實現共贏。但是如果國資去買殼公司或小公司肯定不行,證券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所以,中國的并購應該是國有資金和民營的龍頭企業合作的反向混改,并購基金就在嫁接國資和民企的過程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他同時坦言,這其中國有控股企業的考核體系轉變也至關重要,“在進行反向混合之后,不能完全按照國資的方式去管,一定要有商量機制和約束機制,這才是真正的混合所有制體系。單純地考核總資產規模、業績增長或者銷售收入都比較片面,我們認為應該著重考核效率,這才是真正的國資保值、增值。”
在過去幾年間,遠致富海頻頻出手,完成了很多在行業內頗有影響力的并購案例,也形成了這家公司自己獨特的投資方法論。
據程厚博介紹,傳統PE/VC往往都是“出口導向型”,被投企業只要IPO上市了就賣出走人。而作為產業并購基金,投資理念則更加接近價值投資,“因為我的投資標的是行業龍頭,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不過是我們投資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在投資標的的選擇上,他表示一定要確定其所在行業和公司所開展的業務在產業鏈上是否具有發展潛力、團隊能不能推動其成為賽道里最好的企業,“這跟上不上市都沒有關系,關鍵在于一定要做成行業內最大的頭部公司”。
而在投后管理方面,遠致富海也會在多個維度上對被投企業賦能。“控股型的并購,我們會在戰略制定、管理機制、資源配置、團隊激勵、風險控制體系、投資體系等全流程幫助他們。小股權定增,則會在某些關鍵點上提供幫助。”
在他看來,未來5~10年中國一定會出現更多上千億市值的行業領袖企業,這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的必然趨勢。而并購將在這個過程中起到非常顯著的推動作用,未來并購的動力會來自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隨著傳統企業面臨強烈的產業轉型需求、創新企業面臨更快的資源和業務整合節奏,傳統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寧當雞頭不做鳳尾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并購時代將正式開啟。”程厚博總結道。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