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30 14:13:25
項目名稱:云呼科技
成立時間:2017年
所屬行業:醫療健康
融資情況:2019年完成2.2億元Pre-B輪融資,過往投資方包括國科嘉和、創世伙伴資本、五源資本等。
云呼科技以醫檢為切入點,致力于構建基層醫療產業互聯網服務平臺,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覆蓋供應端、運營端、醫療端、用戶端的信息化產品矩陣。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新冠疫情的發生使得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價值持續凸顯,清科研究數據顯示,醫藥、科技是去年股權投資市場最熱的兩大主題,整個醫療領域頗受資本追捧,2020年投資金額達1422億元、同比增長74.3%。進入2021年,市場熱度不減,一季度醫療健康領域投資規模達415億元、同比增長102.5%。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主力軍,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眾多,但規模小、技術水平相對落后,隨著互聯網、AI等技術與醫療領域融合的深入,加之基數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基層醫療診療需求,這一領域創新創業十分活躍。《每日經濟新聞》近日接觸到的云呼科技即搭建起了一個基層數字醫療服務平臺,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云SaaS、云檢測、云藥械、云醫教等服務。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021年3月底,我國醫療衛生機構數達102.6萬個,其中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97.3萬個,占比高達9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雖然總量眾多,但數據顯示,2021年1~3月,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為15億人次(不包含診所、醫務室、村衛生室數據,下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4.9億人次。
分級診療是我國醫改的主要方向之一,在2017年1月印發的《“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中,建立科學合理的分級診療制度作為重點任務被提出。按照醫改政策,八成左右的常見病、危急重癥和部分疑難復雜疾病的診治、康復都應在縣域內基本解決,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承接方。
“基層醫療機構眾多,市場空間很大,但診療水平和設施設備相對落后且分布不均衡,我們認為數字化可以有效縮小這其中的差距,未來的診療一定是下沉的,并且將走向線上,所以2017年我們創立了云呼科技,希望搭建一個基層數字醫療服務平臺。”云呼科技集團董事長、CEO陳小兵陳小兵向記者介紹道。“沒有數字化,就解決不了未來醫療的現代化。近年來,在分級診療、加強醫療信息化建設等政策的推動下,醫療領域數字化步伐加快,但整體來看,由于規模小、需求分散、缺乏長期維護能力等原因,基層醫療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尚處于起步階段。”
去年以來,新冠疫情使得部分中小醫療機構的生存受到挑戰,數字化轉型被提上緊急議程,“我們認為未來5年基層醫療機構的數字化轉型有望進入高速增長期。國家政策利好,市場教育逐步成熟,加之從醫療機構自身經營需求來看,數字化轉型能為在前期獲客、內部流程優化、醫療技術支持等多方面提供助力,這些因素都將助推基層醫療市場數字化需求的爆發。”陳小兵這樣認為。
記者注意到,與其他提供醫療SaaS服務企業不同的是,云呼科技選擇從醫學檢驗服務切入,很多基層醫療機構因不具備醫學檢驗服務能力而影響了診療準確性和效率,針對此項痛點,云呼科技推出“24小時檢驗+2小時快檢+最后1公里冷鏈物流+云端檢驗報告+AI智能解讀+專家在線解讀”服務模式。即醫生在云呼檢驗服務云平臺下單后,云呼科技通過自建冷鏈物流體系將患者標本送達就近第三方檢驗機構,由其承接檢測服務,樣本經過檢測、分析和審核后檢測結果將上傳至云呼檢驗服務云平臺,用戶可以登陸平臺下載查看,平臺同時提供檢驗報告解讀及疾病診療建議等服務。
據陳小兵介紹,目前云呼科技自建實驗室1家,快檢中心130家,第三方合作實驗室超400家,以基層醫檢為發力點,公司已鏈接超20萬家醫療機構,覆蓋全國60%以上的二三四線城市。在醫學檢驗服務之外,云呼科技還可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藥械采購服務,“基層中小醫療機構缺乏豐富優質的醫療器械和藥品采購渠道,并且還存在中間商層層加價的問題,通過集中采購、按需靈活下單的方式,我們可以幫助機構降低采購成本和庫存風險,同時提升產品豐富度。”陳小兵表示,2019下半年推出此項業務,一年的時間內已實現營收超5億元,“醫學檢測和藥械采購是云呼科技目前主要營收來源,基層醫療機構規模小,資金不充裕,單純的SaaS服務很難吸引付費,醫學檢測、藥械采購服務不僅能幫助其提升診療效率、還能增加醫療機構的收入,因此用戶黏性會更強。”
除了賦能B端基層醫療機構,在To C領域,云呼科技推出了慢病管理平臺“覓多星”,在To G領域,其推出了醫療云服務平臺,以云呼云平臺技術為基礎,為地方政府搭建區域衛生服務數據中心。關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陳小兵介紹稱,目前正在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將建立互聯網醫院幫助基層醫療機構在線上合法合規經營。未來兩年左右,根據經營情況公司計劃赴港IPO。
長按識別二維碼,前往“場景匯”APP
免責聲明:每經路演•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