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07 22:42:14
◎世界各國的新冠疫苗定位都是以二級預防為主,兼顧一、三級預防。即各國疫苗計算出的保護率都是針對發病的,包括預防輕癥、住院、重癥和死亡的保護率。所以各國都會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
每經記者 張蕊 每經編輯 陳星
近來廣東出現的新冠肺炎病例牽動著國人的心。6月6日0~24時,全省新增4例本土確診病例,廣州報告3例,深圳報告1例;另有本土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1例,廣州報告。新增2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廣州報告1例,湛江報告1例。
記者注意到,在這次本土感染病例中,有4名患者注射了第一針新冠疫苗,還沒來得及打第二針,就被感染了。
打了疫苗仍被感染是怎么回事?還有沒有必要打疫苗?對此,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世界衛生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邵一鳴在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期間回應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邵一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打了疫苗還會感染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是上述沒來得及打第二針就被感染的實例則是另一回事。“這再次說明,打疫苗絕不能半途而廢,只有全程免疫才能實現疫苗的保護效果。”他強調說。
他解釋,疫苗的保護作用可以分為三級,一級預防是防感染,可以保護接種者不感染,這是最理想的;二級預防是防發病,或者說使輕癥不變成重癥甚至發展至死亡;三級預防就是哪怕感染了,有一點癥狀,但體內病毒量很少,很難傳給別人,即防傳播。
“世界各國的新冠疫苗定位都是以二級預防為主,兼顧一、三級預防。即各國疫苗計算出的保護率都是針對發病的,包括預防輕癥、住院、重癥和死亡的保護率。所以各國都會有一些人打完疫苗也可能被感染。”邵一鳴說。
那這個概率有多大?邵一鳴表示:“概率不高,我們國內沒有大量感染事件,所以無法測試。美國的確測過,他們9000多萬人打完后記錄了大概9000多人還會感染,是萬分之一的概率。當然這個統計不一定全。由此看來,以二級預防為主的新冠疫苗,也能產生不錯的一級預防效果。” 邵一鳴指出。
談及疫苗的可持續性,邵一鳴表示,不同類型的疾病和不同類型的疫苗,疫苗保護期長短不一,因為新冠是一個新的疾病,所有經驗都要靠現在的數據積累,我們正在積累這些數據。比如接種6個月、9個月甚至一年是什么樣,當然接種已達一年的人極少,已經有小部分人群達到6個月~9個月。根據這些數據,我們會考慮在什么時間需要加強疫苗接種。
邵一鳴強調,不管接種人群的免疫消退到什么程度,打過疫苗的人跟沒有打過的人是完全不一樣的。打過疫苗的人哪怕抗體一點都測不出來了,他體內還有大量的免疫記憶細胞,只要再碰到病毒,就會有較強的基礎免疫。“所以說接種疫苗一定會比沒有接種疫苗好。”
在接種疫苗時會看到有一些附加條件,例如基礎性疾病、年齡限制等。邵一鳴表示,接種疫苗設有禁忌癥說明患有此病的人接種這種疫苗不安全,因此要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按照說明書來接種。
對于年齡限制,邵一鳴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疫苗有使用指南,對年齡情況有說明,按照說明書并且根據接種醫生的要求做就可以。之前因為60歲以上人群的數據積累很少,因此還不能打,現在數據積累夠了,60歲以上也可以接種疫苗。
此次疫情,深圳病例感染的是英國變異毒株,廣州很多病例感染的是印度變異毒株。不少人擔心,現有疫苗對變異病毒是否還有效?
對此,邵一鳴解釋,病毒變異分兩個層面,一個是基因層面,即病毒每天都在發生變化,但它對病毒的特性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叫基因型變異,在這個數據庫里變異類型已經成千上萬了;另一個是表型變異,就是特性發生變化,這也是我們主要關注的變異類型。
邵一鳴說,表型變異有三個變化是我們高度關注的,一是看它流行速度是不是加快,二是看它致病力的變化,是不是能夠導致疾病加重,三是看它能不能逃脫現有疫苗的免疫監測。世衛組織會把這種病毒列入高度關注名單,目前上了名單的病毒種類并不多。
邵一鳴表示,評價病毒變異的數據有兩類,一類是體外的、在實驗室層面的研究數據,一類是在人體的、真實世界的數據,包括臨床試驗數據、真實世界疫苗應用過程當中產生的數據等。
目前已經發表的數據都顯示,現有疫苗對變異病毒仍然有效。如病毒載體疫苗在英國和南非進行的試驗顯示,現有疫苗對英國發現的變異株沒有任何影響,仍然能保護得很好。對南非發現的變異株保護率略微下降,但是保護率仍然在50%以上,也能達到疫苗保護的標準。
談及我國滅活疫苗對變異病毒的保護效果,邵一鳴說,科興的滅活疫苗在巴西發現的變異株流行地區的兩個測試當中,都顯示保護率仍然很高,有效控制了當地疫情。6月1日,巴西圣保羅州政府宣布,在該州塞拉納小鎮進行的大規模疫苗接種項目初步研究結果顯示,在該小鎮90%以上的居民接種了科興疫苗后,該地區因感染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人數下降了95%,有癥狀的病例數下降了80%,住院人數下降了86%。
“所以說我們的疫苗對變異毒株的保護效果還是不錯的。”邵一鳴說,大家不用擔心,現有疫苗仍然有效。
邵一鳴也表示,未來變異株進一步加劇,可能會出現現有疫苗不能很好保護的狀況,但研究工作一直在持續,企業也已經把這些列入高度關注的變異病毒納入新一代疫苗研制計劃。
“并且,我國滅活疫苗的技術路線特別適合快速應對變異株,因為整個疫苗生產工藝不做絲毫改變,只是在投料端把原來的早期流行株換成現在對我們有威脅的變異株,一個生產周期,出來的就是變異株的疫苗,所以說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有足夠的研究能力和生產能力,根據對變異株監控的結果做出相應反應。”邵一鳴說。
目前已經上市的疫苗有一針的、兩針的、三針的,普通人應該如何選擇?是否可以“盲打”?
對此,邵一鳴解釋,這三種疫苗主要是根據疫苗特點確定了針次。病毒載體疫苗是借助病毒進入細胞,由于它本身就是個病毒,進入細胞能力很強,所以打一針就能誘導出比較強的免疫力。
“滅活疫苗常規是打兩針,第一針誘導免疫記憶,第二針可以誘導很強的記憶反應,達到最佳的免疫效果。”邵一鳴說,重組蛋白疫苗是在體外通過工程細胞制備出抗原,高度純化之后提呈給免疫系統,需要打三針,這樣會得到最好的效果。
邵一鳴表示,從保護性上來講,這三種疫苗都達到國家和國際標準,選哪一種都一樣。從安全性上來講,也沒有大的差異。但是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有的人可能對病毒載體類的疫苗過敏,有的人可能對滅活疫苗過敏,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如果選擇打2~3針的疫苗,打完第一針已經出現比較強的過敏反應怎么辦?邵一鳴表示,第二針可以選另外一種疫苗,即“混打”,但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接種。
邵一鳴說,一般而言不推薦“混打”,因為還缺乏研究數據的支持。但是對特殊人群可以換種類。比如阿斯利康的疫苗在歐美使用時,打第一針時有的人就出現了血栓,那么第二針他們就推薦換打mRNA疫苗。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萬象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