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delect id="ni1i6"><ol id="ni1i6"></ol></delect>
      <samp id="ni1i6"><listing id="ni1i6"><dl id="ni1i6"></dl></listing></samp>
      <object id="ni1i6"></object>
      
          每日經濟新聞
          
          
      
      AI快訊

      每經網首頁 > AI快訊 > 正文

      中國銀河維持銀行業推薦評級:現金管理類產品新規落地,銀行理財統一監管加速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6-16 16:10:59

      每經AI快訊,中國銀河06月16日發布研報稱:維持銀行業推薦評級。

      事件: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管理有關事項張一緯算、贖回與銷售管理、風險管理等多方面對現金管理類產品作出細化規范,落資管產品監管標準保持一致,體現統一監管原則。

      受過渡期延長影響,新規對銀行理財業務和資本補充短期影響有限:《通知》將過渡期延長至2022年底。考慮到當前銀行發行理財產品期限普遍較短,《通知》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有限。依據Wind數據,2021年以來,銀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期限1-3月、3-6月和6-12月規模占比分別為27.87%、28.62%和18.74%,累計占比75.23%,與2020年和2019年的產品期限結構基本類似,仍以1年期以內產品為主,后期整改壓力不大。與此同時,監管指出對于現金管理類產品持有的存量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按照“新老劃斷”原則允許持有至到期且,允許合規投資增量資本補充債券,有利于滿足銀行資本補充需求。

      投資范圍和期限受到限制,銀行現金管理類理財類產品收益率相對貨幣基金的優勢會有所減弱,或加速銀行理財業務結構優化:現金管理類產品不得投資剩余期限在397天以上的債券和ABS、可轉換債券以及信用等級在AA+以下的債券、ABS等金融工具。此外,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過120天,平均剩余存續期限不得超過240天。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過去通過拉長久期、信用下沉等形式獲取的超額收益降低,吸引力相對于貨幣基金會有所減弱,對后期規模增長造成影響,或促使銀行加速產品創新,優化業務結構并提升投資管理能力,以拓展業務空間。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末理財市場規模25.03萬億元,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7.34萬億元,占比近30%,結構有待優化。

      集中度要求相對征求意見稿有所放松,流動性管理和杠桿率監管收緊:《通知》針對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機構的金融工具、有固定期限銀行存款、主體評級低于AAA機構發行的金融工具以及全部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同一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和債券等提出了比例限制,其中,每只現金管理類產品投資于主體信用評級為AAA的同一商業銀行的銀行存款、同業存單占該產品資產凈值的比例,從“合計不得超過10%”調整為“合計不得超過20%”,旨在統一監管,防范監管套利。此外,《通知》規定現金管理類產品持有高流動性資產比例下限和流動性受限資產比例上限,同時要求杠桿水平不得超過120%,旨在防止無序增長和巨額贖回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投資建議:宏觀經濟延續平穩修復態勢,利好銀行資產質量優化和業績釋放。貨幣政策維持常態化,企業信貸需求旺盛,供需缺口有望帶動銀行信貸資產定價進一步回升,利好息差修復。現金管理類產品監管對銀行理財業務和資本補充需求短期影響有限,后續有望促使銀行優化產品結構,提升投資管理能力以應產品收益率下行壓力,改善理財業務經營質態。整體來看,銀行基本面向好趨勢不變,對板塊估值形成持續支撐。當前板塊PB0.72倍,估值處于歷史偏低水平,配置價值凸顯。我們持續看好銀行板塊投資機會,給予“推薦”評級。個股方面,推薦招商銀行(600036)、寧波銀行(002142)、興業銀行(601166)和南京銀行(601009)。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增長低于預期導致資產質量惡化的風險。

      每經頭條(nbdtoutiao)——百縣房價過萬走“獨立行情”:樓市調控面臨縣級新課題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