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03 18:15:38
◎“公司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為5項”屬于科創屬性硬性要求,而高凱技術9項發明專利中,恰5項為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而且,證監會提出相關要求是在2020年3月,高凱技術于則在當年5月一口氣購買了2項發明專利,且僅耗資9萬元。
◎啟信寶顯示,高凱技術2020年的第一大供應商、客戶,2020年的社保繳納人數都僅為2人。
每經記者 朱成祥 張海妮 每經編輯 文多
近日,江蘇高凱精密流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凱技術”)科創板IPO獲得上交所受理。
眾所周知,科創板尤其看重科創屬性。而高凱技術共擁有9項發明專利,其中5項為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恰好滿足“公司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為5項”這一科創屬性相關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高凱技術9項發明專利中,僅有3項為原始取得,剩余6項均為受讓取得。而且,證監會提出相關要求是在2020年3月,高凱技術于則在當年5月一口氣購買了2項發明專利,似有突擊購買的嫌疑。2項發明專利僅耗資9萬元,不僅“廉價”,關鍵還能“救命”。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2020年3月20日,證監會發布《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對科創板申報企業的“科創屬性”提出了具體的定量和定性評價指標。其中一條是要求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5項以上。
該要求提出后不久,高凱技術便突擊購入2項專利。招股書顯示,2020年5月,公司與上海師范大學簽署了兩份《技術轉讓合同》,上海師范大學將發明專利“非平穩轉速時轉子動不平衡信號的提取方法”作價6萬元轉讓給高凱技術;而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自動點膠機的壓電陶瓷噴射閥驅動電源”是雙方共同申請,雙方約定將上海師范大學權屬部分作價3萬元轉讓給高凱技術。
要知道,高凱技術雖有9項發明專利,但僅有5項形成主營業務收入。也就是說,高凱技術恰好符合《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要求。那么,如果沒有購入上述2項發明專利,高凱技術能夠滿足標準嗎?7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致電高凱技術,不過一直未能接通。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高凱技術主要從事壓電驅動精密流體控制核心部件及相關整機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通過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助力客戶提升產線工藝與技術水平,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招股書披露,公司共有11項核心技術,一共涉及8項發明專利,“氣動切割膠液非接觸式噴射點膠裝置”并未用于核心技術。據了解,該項發明專利于2015年3月以2萬元受讓所得,對高凱技術初期開發氣動噴射閥提供結構上的支持。不過,目前高凱技術相關主要產品為壓電噴射閥,而不是氣動噴射閥。
另外,高凱技術屬于專用設備制造業,而其中兩項發明專利卻主要用于手機振動馬達,即消費級零部件產品。2017年12月,常州激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注銷工商登記,該公司為高凱技術實控人劉建芳曾投資且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該公司注銷后,將“一種壓電直線振動型手機振動馬達及機械振動放大機構”、“一種薄膜片式壓電手機振動馬達”的發明專利申請權,無償轉讓至高凱技術子公司蘇州高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專利之星檢索系統了解到,“一種壓電直線振動型手機振動馬達及機械振動放大機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小型化且振動效果好壓電直線振動型手機振動馬達;“一種薄膜片式壓電手機振動馬達”的目的是針對上述手機振動裝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薄膜片式壓電手機振動馬達,以克服現有手機振動裝置存在的各種缺陷。
簡而言之,兩項發明專利均用于手機振動馬達。而高凱技術主要產品中并無手機振動馬達。分別為壓電噴射閥、壓電噴射閥配件、壓電比例閥、智能點膠機器人系統、精密螺桿泵及精密螺桿閥、真空灌膠系統等。
不過,公司招股書(申報稿)在描述未來發展規劃時提到:公司計劃開展壓電驅動型微震動馬達等方面的研發,在此基礎上形成多項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性產品。
相比之下,從上海師范大學購入的2項發明專利中,一項涉及精密螺桿泵控制系統相關基礎技術研究,另一項應用于壓電噴射閥控制器電源模塊中。精密螺桿泵、壓電噴射閥均為高凱技術主要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高凱技術部分客戶似資本實力較弱、公司規模較小。比如2020年第一大客戶碩鐳實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碩鐳實業”),2020年高凱技術對其銷售收入達2216.40萬元,占高凱技術營業收入比例為12.53%。
據啟信寶數據,碩鐳實業成立于2017年3月,注冊資本500萬元,實繳資本未公示。2020年,碩鐳實業社保繳納人數為2人(如下圖),2019年僅為1人。根據招股書顯示,高凱技術曾通過碩鐳實業向歌爾股份銷售產品。
圖片來源:啟信寶網頁截圖
啟信寶顯示,碩鐳實業由自然人田磊100%持股,7月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田磊,其表示:“高凱技術確實通過我們跟歌爾股份做生意。”但對于為何通過經銷商而不是直接供貨,田磊則表示:“與高凱(技術)相關的問題,請咨詢他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高凱技術應收賬款賬面余額3341.46萬元,其中對碩鐳實業應收賬款達1301.54萬元,占應收賬款比例達20.44%。
供應商方面,隨順(上海)進出口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隨順上海”)為公司第一大供應商,2020年高凱技術向其采購549.51萬元定制鎢鋼件,占采購總額比例為7.13%。而隨順上海2020年社保繳納人數也僅為2人,另外其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實繳資本40萬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