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05 10:13:46
每經評論員 趙李南
近日,片仔癀一盒難求的新聞引發輿論熱議。筆者搜索某電商平臺發現,一家線上藥店的片仔癀價格達到了1780元/粒,一粒僅3克。
如此高昂的價格,已經將片仔癀推向了“神壇”。而出現此種現象,背后代表的則是市場對片仔癀的需求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但爆發式的增長是否全部來自肝病患者呢?難道肝病患者數量突然之間大增?抑或是肝病患者突然意識到了片仔癀的神奇療效?這顯然都是不太可能的,目前對片仔癀的爆炒,大概率出自投機需求。
過去十幾年里,片仔癀曾提價十幾次。不少投資者甚至認為,片仔癀配方受到國家保護,享有“壟斷”地位,其價格一直上漲是合理的,監管方和廠家不應該去干涉。
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通常來說,“市場供求決定價格”更多適用于普通消費品。正常情況下,人為地去干預普通商品的市場價格,大概率會導致市場資源的配置混亂,進而降低經濟運行效率。而且普通消費品往往具備很強的可替代性,如果一個廠家的商品定價過高,很快就會有競爭者出現來抹平不合理的商品溢價。
但對于特殊商品來說,簡單地通過市場供求來決定其價格就不完全適用了,尤其是藥品。
片仔癀的本質就是藥品,其申請的是“國藥準字Z35020243”批準文號。既然是藥品,就應該做到“讓老百姓吃得起”,因為藥品和普通消費品的區別就在于藥品是要拿來治病救人的。因此,藥品的價格必須控制在絕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范圍,而不是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得到。
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到的屬于奢侈品,奢侈品價格上漲并未損害老百姓的福利。譬如茅臺,很多人認為茅臺價格太高,但茅臺不是用來治病的,不喝茅臺沒有任何問題,還有其他眾多的白酒品牌可以選擇。
不義之財不可取,片仔癀的本質是藥品,將其當作普通消費品來炒作,使其短期內價格暴漲,這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更不符合道德倫理。
筆者呼吁,市場各方切莫參與到片仔癀炒作當中。同時,從供給端來講,廠家一味限制憑身份證購買并不夠能解決片仔癀被爆炒的問題,相反還有可能給市場傳遞出供給緊張、價格持續上漲的預期。
筆者建議,一方面,廠家應擴大人工養殖林麝規模,同時,可以充分利用數據系統對人工飼養而得的麝香進行溯源,以盡量消除中間的人為干預因素,使得麝香供應擴大,以緩解片仔癀重要原料麝香供給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廠家應理順經銷商的價格形成體系,同時監管經銷商零售價格,以避免經銷商囤貨、肆意哄抬價格的情況出現,給市場以穩定的價格預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