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6 09:21:23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7月15日晚間,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公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于7月16日開市。這也意味著,在經歷多年的地方性試點準備后,全國碳市場終于在今天連成一體。
和以往人們所熟悉的所有市場不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非市場主體自發形成,而是通過政府制定法律法規強制約束而來。碳排放權的交易雙方,彼此并不存在商業上的互利關系,碳排放權交易活動也不會直接帶來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但這卻是實現“碳中和”最有效的市場化手段。如果我們將“穩定的氣候”作為一種資源,那這種資源是天然的公共資源,無法界定產權,而碳交易市場就是要將企業經營的負外部性轉化為企業的內部成本,以約束企業的碳排放。
由于碳市場完全是人為構建的,在促成減碳目標達成的同時,還要確保各個產業合理的發展需求、保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但“魚與熊掌兼得”并不容易,這將考驗碳市場機制設計的科學性,碳配額的分配方式、定價、監測、報告、核查、納入產業的節奏、交易規則的設定等環節都極為重要。比如,碳配額免費比例過大,可能導致碳價過低,對企業減排的激勵效果不顯著;如果碳價過高,又可能導致企業難以承受,影響正常經營。
全國性的碳市場起步后,同樣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完善過程,以求得環保、產業發展、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公約數。以發展時間最長(16年)的歐洲碳市場為例,也經歷過碳價過低、交易太少、最后碳價大幅上漲的階段。碳市場帶動歐洲碳排放明顯降低,但也很難說沒有對相關產業造成負面影響。歐盟制造業占GDP的比重從1991年的19.8%下滑至2020年的13.6%,這固然有國際產業遷移的影響,但碳市場也應當是推動因素之一。就在今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推出了“碳邊境稅”征收計劃,并稱此舉將有效保護歐洲企業,使其不會因采用更高環保標準而處于競爭劣勢。相比經濟高度發達的歐盟,中國仍需要大力發展制造業,碳價如何讓企業可承受,并且讓企業留有余力減少能耗、轉型清潔能源、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這正是中國碳市場面臨的難點之一。
根據聯合國統計,全球已有126個國家和地區宣布將在2050年前后實現碳中和目標,全球已建成碳交易系統24個,22個國家和地區正在考慮或積極開發碳交易系統,建立碳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潮流。對中國而言,建立碳市場不僅僅是為了“碳中和”,同時也需要通過碳市場以創造出兩個更大的市場:一是碳市場可以促進清潔能源技術的投資和發展,而中國在風電、光伏、新能源汽車等方面已經具備了國際競爭力;二是全球“碳關稅”的大幕已經拉開,歐盟上述“碳邊境稅”計劃即是代表,雖然這項“關稅”要到2026年才實施,但這可能成為新的貿易壁壘,且被征收國家“難以反駁”(《巴黎協定》已被全球認可),只有中國形成自己的碳市場并激勵各個產業主動適應變化,掌握碳定價主動權而不是跟隨其他市場,才能在未來的國際貿易中保持主動,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