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科創板兩周年掃描:上市企業逾300家,市值已近5萬億 誕生了哪些大牛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2 09:21:50

◎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公司上市,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在已經上市的310家科創板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獨領風騷”,達到108家,占比35%,其次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占比達到17%。

◎截至7月15日收盤,在科創板總市值TOP10的企業中,有6家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科創板共誕生了7家公司千億級市值的公司。其中,中芯國際的總市值超4000億元,大幅領先其他公司,而金山辦公也在奮力向2000億元市值大關邁進。

每經記者 魏官紅    每經實習記者 范芊芊    每經編輯 陳俊杰    

2019年7月22日, 伴隨開市鑼聲響起,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

時至今日,科創板已經走過了兩年時間。科創板從無到有,從首發25家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至310家,從首日收盤5534.96億元的市值,擴大到截至7月15日的4.87萬億元市值……

作為A股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在兩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310家企業上市,誕生7家千億級別公司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5日(下同),科創板共有310家企業經過重重考驗,成功上市,整體板塊市值達到48734.89億元。

在310家上市公司中,選用上市標準一的公司最多,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成功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70家。目前,使用特殊表決權上市標準成功登陸科創板的僅優德刻-W(688158,SH)一家,使用紅籌股上市標準IPO通關的則有中芯國際(688981,SH)、華潤微(688396,SH)、九號公司-WD(689009,SH)三家企業,且上述四家公司均采用“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的標準提出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按上市標準五發行上市的共有8家公司,這8家公司均屬于生物產業。要知道,如上圖所示,科創板上市標準五意味著拋棄了財務指標審核,只要求市值不低于40億元,但特別之處在于,公司被要求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針對醫藥行業,還要求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7月1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科創板主要是支持新經濟企業上市,而新經濟企業的特點就是現在還沒有盈利,主要是看未來。因此對于科創板上市企業,重點關注未來及代表未來成長性的指標,而不是現在業績如何。生物產業屬于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更多的是前期投入比較大,未來最可能放出利潤。

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公司上市,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在已經上市的310家科創板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獨領風騷”,達到108家,占比35%,其次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占比達到17%。

楊德龍認為,現在處于信息技術革命,計算機技術相關的技術突破可能比較多,因此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數量會多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不僅數量遙遙領先,二級市場表現也可謂是實打實的“火箭班”,截至7月15日收盤,在科創板總市值TOP10的企業中,有6家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科創板共誕生了7家千億級市值的公司。其中,中芯國際的總市值超4000億元,大幅領先其他公司,而金山辦公(688111,SH)也在奮力向2000億元市值大關邁進。另外,中微公司作為科創板開板首日上市公司,挺進千億級市值,不得不說是優等生中的戰斗機。

全景掃描:科創板上市公司之“最”

從募資總額來看,目前,中芯國際同樣一家獨大,首發募集資金達到532.3億元,是位列第二的中國通號募資額5倍有余。可以說,中芯國際是科創板當之無愧的“學霸”。在首發募集資金TOP10中,也有6家公司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公司則有兩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各一家。

在31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有88家企業2020年營收超10億元,占比近三成。247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營收增速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大多為生物產業。

歸母凈利潤方面,實現1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0家,其中,鐵建重工于今年6月上市,瀾起科技作為首批上市公司,2020年歸母凈利潤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實現1億元至10億元營收的公司有143家。2020年,有229家公司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圣湘生物以65倍的增速位列第一。從板塊業績表現情況來看,生物產業同比增長最為喜人,其次為新能源板塊。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也有部分公司出現業績下滑和虧損,生物產業在2021年的后疫情時代能否持續實現業績高增長,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自科創板問世以來,上市前五天不設置漲跌幅的規定,讓很多新股“瞬間起飛”。Wind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共 99 家上市首日漲幅超過200%。其中,納微科技(688690,SH)上市首日漲幅高達1273.98%,發行價為8.07元,開盤即暴漲超1000%,盤中漲幅一度接近1400%。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110.88元/股,市值達到443.7億元,創下了科創板新股首發日漲幅紀錄。

研發人員占比和研發支出是衡量企業科技含金量的重要指標。2020年研發支出超10億元的共有7家企業,中芯國際以近50億元的研發支出獨占鰲頭。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研發人員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均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有7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超過 80%。研發支出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也均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且生物產業公司占據了9個席位。可以看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公司在科技投入方面領先市場。

前景觀望:還有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楊德龍認為,未來科創屬性比較高、研發投入比例比較高、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企業會更多的在科創板上市,例如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

從科創板企業地域分布上看,科創板公司的分布與國內科創生產力的地區分布較吻合。已經上市的310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省,共有59家企業名列其中。其次是廣東省,同樣有超50家公司上市,上海、北京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均在40家以上,也躋身科創板企業地域分布TOP5。而在上市“巨頭”江蘇省中,不乏明星企業,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思瑞浦、龍騰光電、華興源創及芯朋微等,生物產業的博瑞醫藥、諾泰生物、碩世生物等,新材料產業的納微科技、上緯新材等。其他明星企業,如傳音控股、道通科技、利元亨、微芯生物、百奧泰等來自廣東省,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硅產業、瀾起科技、君實生物等均來自上海,金山辦公、中國通號、寒武紀和奇安信等來自北京。

除了已上市的企業,還有更多企業走在科創板“趕考”路上,眾多科創板企業積極應戰。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已有315家企業發行,已受理企業為55家。目前已有超600家企業征戰科創板。

另外,還有不少科創板上市企業背靠A股上市公司,可謂是“出身名門”。

如果沒有強大背景怎么辦?沒事,夯實自身業務能力,找一家靠譜的保薦機構保駕護航。截至7月15日,在已發行的315家科創板企業中,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服務企業已發行數量最高,達到44家,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服務公司已發行數量分別為29家、28家和27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科創板是上證交易所科技層面的補充,補足了上交所沒有科技板塊的遺憾,豐富了上交所層面的股票標的內容,這也說明中國資本市場的真正活力來自于科技股。對于中國經濟,科創板是一個載體,承接了大量未盈利但具有廣闊科技前景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科創板融資獲得資本支撐,支持其長期發展,拓展中國的科技產業,讓中國科技產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更加快速地發展,并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實現攻堅克難。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2019年7月22日,伴隨開市鑼聲響起,首批25只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 時至今日,科創板已經走過了兩年時間。科創板從無到有,從首發25家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至310家,從首日收盤5534.96億元的市值,擴大到截至7月15日的4.87萬億元市值…… 作為A股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在兩周年之際,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310家企業上市,誕生7家千億級別公司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7月15日(下同),科創板共有310家企業經過重重考驗,成功上市,整體板塊市值達到48734.89億元。 在310家上市公司中,選用上市標準一的公司最多,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成功上市公司數量達到270家。目前,使用特殊表決權上市標準成功登陸科創板的僅優德刻-W(688158,SH)一家,使用紅籌股上市標準IPO通關的則有中芯國際(688981,SH)、華潤微(688396,SH)、九號公司-WD(689009,SH)三家企業,且上述四家公司均采用“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5億元”的標準提出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按上市標準五發行上市的共有8家公司,這8家公司均屬于生物產業。要知道,如上圖所示,科創板上市標準五意味著拋棄了財務指標審核,只要求市值不低于40億元,但特別之處在于,公司被要求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針對醫藥行業,還要求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 7月19日,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委員、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科創板主要是支持新經濟企業上市,而新經濟企業的特點就是現在還沒有盈利,主要是看未來。因此對于科創板上市企業,重點關注未來及代表未來成長性的指標,而不是現在業績如何。生物產業屬于經濟轉型受益的行業,更多的是前期投入比較大,未來最可能放出利潤。 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公司上市,重點關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在已經上市的310家科創板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獨領風騷”,達到108家,占比35%,其次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占比達到17%。 楊德龍認為,現在處于信息技術革命,計算機技術相關的技術突破可能比較多,因此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數量會多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信息技術板塊的企業不僅數量遙遙領先,二級市場表現也可謂是實打實的“火箭班”,截至7月15日收盤,在科創板總市值TOP10的企業中,有6家企業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占據半壁江山。目前,科創板共誕生了7家千億級市值的公司。其中,中芯國際的總市值超4000億元,大幅領先其他公司,而金山辦公(688111,SH)也在奮力向2000億元市值大關邁進。另外,中微公司作為科創板開板首日上市公司,挺進千億級市值,不得不說是優等生中的戰斗機。 全景掃描:科創板上市公司之“最” 從募資總額來看,目前,中芯國際同樣一家獨大,首發募集資金達到532.3億元,是位列第二的中國通號募資額5倍有余。可以說,中芯國際是科創板當之無愧的“學霸”。在首發募集資金TOP10中,也有6家公司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公司則有兩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和新材料產業各一家。 在31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有88家企業2020年營收超10億元,占比近三成。247家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營收增速排名前十的企業中大多為生物產業。 歸母凈利潤方面,實現1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10家,其中,鐵建重工于今年6月上市,瀾起科技作為首批上市公司,2020年歸母凈利潤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實現1億元至10億元營收的公司有143家。2020年,有229家公司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圣湘生物以65倍的增速位列第一。從板塊業績表現情況來看,生物產業同比增長最為喜人,其次為新能源板塊。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也有部分公司出現業績下滑和虧損,生物產業在2021年的后疫情時代能否持續實現業績高增長,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自科創板問世以來,上市前五天不設置漲跌幅的規定,讓很多新股“瞬間起飛”。Wind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共99家上市首日漲幅超過200%。其中,納微科技(688690,SH)上市首日漲幅高達1273.98%,發行價為8.07元,開盤即暴漲超1000%,盤中漲幅一度接近1400%。截至收盤,公司股價報110.88元/股,市值達到443.7億元,創下了科創板新股首發日漲幅紀錄。 研發人員占比和研發支出是衡量企業科技含金量的重要指標。2020年研發支出超10億元的共有7家企業,中芯國際以近50億元的研發支出獨占鰲頭。已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中,研發人員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均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有7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超過80%。研發支出占比最高的10家公司也均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且生物產業公司占據了9個席位。可以看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產業的公司在科技投入方面領先市場。 前景觀望:還有哪些方面值得期待? 楊德龍認為,未來科創屬性比較高、研發投入比例比較高、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企業會更多的在科創板上市,例如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 從科創板企業地域分布上看,科創板公司的分布與國內科創生產力的地區分布較吻合。已經上市的310家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省,共有59家企業名列其中。其次是廣東省,同樣有超50家公司上市,上海、北京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均在40家以上,也躋身科創板企業地域分布TOP5。而在上市“巨頭”江蘇省中,不乏明星企業,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思瑞浦、龍騰光電、華興源創及芯朋微等,生物產業的博瑞醫藥、諾泰生物、碩世生物等,新材料產業的納微科技、上緯新材等。其他明星企業,如傳音控股、道通科技、利元亨、微芯生物、百奧泰等來自廣東省,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硅產業、瀾起科技、君實生物等均來自上海,金山辦公、中國通號、寒武紀和奇安信等來自北京。 除了已上市的企業,還有更多企業走在科創板“趕考”路上,眾多科創板企業積極應戰。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已有315家企業發行,已受理企業為55家。目前已有超600家企業征戰科創板。 另外,還有不少科創板上市企業背靠A股上市公司,可謂是“出身名門”。 如果沒有強大背景怎么辦?沒事,夯實自身業務能力,找一家靠譜的保薦機構保駕護航。截至7月15日,在已發行的315家科創板企業中,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服務企業已發行數量最高,達到44家,緊隨其后的是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服務公司已發行數量分別為29家、28家和27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中國資本市場,科創板是上證交易所科技層面的補充,補足了上交所沒有科技板塊的遺憾,豐富了上交所層面的股票標的內容,這也說明中國資本市場的真正活力來自于科技股。對于中國經濟,科創板是一個載體,承接了大量未盈利但具有廣闊科技前景的企業,這些企業通過科創板融資獲得資本支撐,支持其長期發展,拓展中國的科技產業,讓中國科技產業,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更加快速地發展,并通過資本市場的支持實現攻堅克難。
科創板 科創板上市條件 科創板市值 科創板兩周年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