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3 18:47:12
◎當前全國至少有8個重點城市落實了住房贈與納入限購的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寧波、長沙、鄭州和佛山。
◎新政約束了‘贈與換房票’的行為,有助于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將更好規范房屋贈與行為,減少各類鉆限購政策漏洞的現象,規范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陳夢妤
7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繼規定“離異3年內住房數按離異前總套數計算”后,上海再次推出補丁政策:通過贈與方式轉讓住房的,自轉移登記之日起5年內仍記入贈與人擁有住房套數;受贈人應符合國家和本市住房限購政策。明(7月24日)起實施。
據易居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至少有8個重點城市落實了住房贈與納入限購的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寧波、長沙、鄭州和佛山。
不同城市在具體規定內容、出臺時間、具體操作細節上體現了“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調控特色,但政策制定無一例外都是從嚴肅限購紀律、維護住房交易市場公平的角度出發。
易居研究院在報告中指出,最近幾年,利用住房贈與變相規避限購政策的操作有所增多,既削弱了限購政策的效力,也影響了“房住不炒”政策的落實。第一,通過贈與方式,房東變相減少房產數量進而獲得首套購房資格,購房者變相繞過限購審查而炒房。第二,在此類操作中,出現了很多不公平性現象,架空了限購政策,影響了“房住不炒”精神的落實。
“部分住房贈與行為對市場正常交易造成了一定危害,經過測算可以看出,住房贈與行為減少了房東納稅成本,屬于典型的逃稅現象,同時相關稅費成本轉移到受贈人或購房者身上。”易居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另一方面,上海再次出臺補丁政策,也是對一段時間以來以“贈與”方式繞過限購政策的精準打擊。
自1月22日上海頒布《關于促進本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封堵“假離婚”騙取房票的漏洞之后,網絡上一度出現了破限購的所謂“法律講堂”。
不少“技術貼”顯示,“上海僅存的破限購的方法就是親屬間贈與”;“把自己名下的房產贈贈與非戶籍的父母或其他直系親屬”,不需要繳納高達20%的稅費”等等。
比如,獲贈者如果有多套房,先賣A和B兩套房子,最后賣贈予所得的C房,即可免去20%個人所得稅。另外,京滬深房產原則上不斷買進,不要賣出,完全不用考慮這個個稅。
嚴躍進對此表示,“新政約束了‘贈與換房票’的行為,有助于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將更好規范房屋贈與行為,減少各類鉆限購政策漏洞的現象,規范房地產市場交易秩序。”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