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23 21:23:53
◎截至2020年底,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簽約率從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國縣域內就診率已經達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
◎下一步,將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以醫聯體建設為重點構建整合型的分級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
每經記者 李彪 實習記者 李明明 北京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星
7月23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分級診療制度與體系建設、綜合醫院中西醫協同發展相關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了解到,我國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從2015年的28.33%已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國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郭燕紅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著力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形成,推動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首先逐步構建起較完善的分級診療制度,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完善基層首診的相關制度基礎。建立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遠程醫療制度,加強社區醫院的建設。構建各級醫療機構之間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來推動健全雙向轉診和上下聯動的相關制度。建立新型的醫療服務模式,推動形成急慢分治的相關制度。
其次是加強體系建設,推動分級診療制度落地見效。國家層面設置一批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代表著國家醫療技術的先進水平和技術前沿。同時與國家發改委一同開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試點,通過高水平醫院在部分病人流出較多的省份建立區域醫療中心,來補齊區域的優質醫療資源短板。
此外,規范醫聯體建設,推廣遠程醫療服務,增強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支持中醫院牽頭組建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
分級診療取得階段性成效。郭燕紅介紹,截至2020年底,重點人群的家庭醫生簽約率從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國縣域內就診率已經達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長10個百分點。雙向轉診更加有序,特別是患者下轉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長率達到38.4%。急慢分治初見成效,日間手術試點病種已經達到120種。上下聯動不斷增強,各種模式醫聯體目前超過1.5萬個。
下一步,將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以醫聯體建設為重點構建整合型的分級診療體系,為患者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衛生健康服務。
在分級診療體系和制度建設中,如何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副司長嚴華國回應,中醫藥在基層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截至去年底,全國基層中醫館總數已經達到3.63萬個,85.4%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0.1%鄉鎮衛生院都已經設置了中醫館。部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的診療量已經占到40%以上。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建設,力爭實現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全部設置中醫館,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聞得到中藥味、感受得到中醫藥文化、接受得到高質量的中醫藥醫療健康服務。”嚴華國說。
在組建醫聯體方面,嚴華國表示,鼓勵和支持中醫院牽頭組建縣域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和中醫專科聯盟,發揮中醫藥“簡、便、驗、廉”和治未病的特色優勢,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此外,要逐步實現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都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開展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藥診療。支持中醫類別醫師牽頭組建家庭醫生團隊,鼓勵有條件的中醫診所組建團隊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