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理財不二牛

每經網首頁 > 理財不二牛 > 正文

7萬抄底股民傻眼了!逾三百只基金抱團,券商齊喊買入,這只10倍大牛股竟放量跌停,2個多月股價就被腰斬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5 17:44:04

今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閃崩跌停,盤后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席位合計賣出超5億元,股價更是創出一年來新低,距其5月創出的歷史新高522.2元(前復權)已累計下跌47.05%。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今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閃崩跌停,盤后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席位合計賣出超5億元,股價更是創出一年來新低,距其5月創出的歷史新高522.2元(前復權)已累計下跌47.05%。

然而本輪調整,引發了此前沒有上車的股民紛紛進場,2個多月就有逾7萬戶投資者蜂擁而來!

長春高新閃崩跌停,公司緊急回應

8月4日晚,新華社突然發文《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文章指出,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矮小癥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文章還指出,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生長激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產品。

在上述新華社文章發布之后,在長春高新的股吧,有投資者表示悲觀,“情形不妙,明天開盤就得跑”,“今晚恐難眠了”;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不必過分憂慮,有業績支撐”。

受消息影響,今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閃崩跌停,截至收盤報276.51元,創出一年來新低,成交74.8億元,距其5月創出的歷史新高522.2元(前復權)已累計下跌47.05%,僅僅2個多月時間,股價就接近了腰斬。

盤后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席位合計賣出超5億元,深股通專用買入2.2億元同時賣出了2.97億元。

8月5日,長春高新召開了電話及網絡會議,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經營情況良好。同時為了使投資者能夠更早的了解到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公司將半年報預約披露時間由原來的8月24日提前至8月14日。

長春高新還表示,生長激素產品具有超過60年的使用歷史,經過了國內外幾十年臨床應用,充分證明了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在醫生的正確診斷和指導下,生長激素是一個非常安全、有效的產品。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規范運作,持續提升內控水平,努力確保生產經營合規、產品安全有效,未來也會堅持將合規經營作為底線。

股民跑步進場,三百只基金抱團

近幾年,長春高新股價快速穩步走高,從2017年初的50多元(前復權)一路上漲至今年5月17日522.2元,短短不到5年,股價累計漲幅約10倍!曾經火爆全網一位大媽,“忘記證券賬戶密碼5萬變500萬”,她買的就是長春高新。

然而到了5月21日,長春高新突然高位跌停,開啟了長達兩個多月的調整,此前沒有上車的股民則紛紛抓住機會抄底進場!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公司最新股東戶數為131772戶,而在高位跌停前的5月20日,僅有58260戶,2個多月就有逾7萬戶投資者蜂擁進場。結果卻可想而知,股民蜂擁抄底的2個多月,長春高新的股價一路走低,期間累計下跌了約200元。

此外,長春高新也是基金的重倉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共有309只基金持有長春高新,其中持股超過100萬股的有12只基金。其中,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持有621.08萬股,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和華夏回報持股均超過了200萬股。

截至中報重倉長春高新的部分基金

從基金中報第一大重倉股看,有14只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長春高新,其中有5只基金第一重倉股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超過了8%。

其中,泰達宏利復興偉業重倉長春高新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更是近10%。

截至中報基金第一重倉股長春高新凈值占比

除了投資者和基金看好長春高新外,機構券商也是頻發看好研報。在長春高新自5月20日開啟本輪調整后,多家券商仍然發布買入評級研報,更有2家券商給出了500元以上的目標價。可事與愿違,本輪調整抄底進場的投資者或損失較大。

不過,有意思的是,基金雖然絕對持倉數量較大,但是由于分散了投資,近期整體凈值未受到太大影響。如持倉621.08萬股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近三個月基金凈值累計上漲了3.22%。

而持倉占比近10%的泰達宏利復興偉業,其第六大重倉股康泰生物,今日大漲14.16%,極大對沖了單只個股閃崩的風險。

雖然長春高新近期下跌,讓投資者出現了損失,但通過基金投資的基民感覺并不強烈,或許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借基金入市有利于投資者降低個股投資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今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閃崩跌停,盤后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席位合計賣出超5億元,股價更是創出一年來新低,距其5月創出的歷史新高522.2元(前復權)已累計下跌47.05%。 然而本輪調整,引發了此前沒有上車的股民紛紛進場,2個多月就有逾7萬戶投資者蜂擁而來! 長春高新閃崩跌停,公司緊急回應 8月4日晚,新華社突然發文《身高焦慮就打“增高針”?危險!》。文章指出,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矮小癥的“增高針”治療悄然興起。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注射生長激素。專家認為,生長激素有被濫用的苗頭,可能帶給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等健康風險。 文章還指出,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的增加,生長激素的使用量越來越大。國內一家生長激素龍頭企業年收入連年增長。2016年至2020年的5年間,其年收入增長了4倍多,收入90%以上都來自生長激素相關產品。 在上述新華社文章發布之后,在長春高新的股吧,有投資者表示悲觀,“情形不妙,明天開盤就得跑”,“今晚恐難眠了”;不過也有投資者認為,“不必過分憂慮,有業績支撐”。 受消息影響,今日醫藥白馬股長春高新閃崩跌停,截至收盤報276.51元,創出一年來新低,成交74.8億元,距其5月創出的歷史新高522.2元(前復權)已累計下跌47.05%,僅僅2個多月時間,股價就接近了腰斬。 盤后龍虎榜顯示,三機構席位合計賣出超5億元,深股通專用買入2.2億元同時賣出了2.97億元。 8月5日,長春高新召開了電話及網絡會議,公司表示,目前公司生產經營一切正常,經營情況良好。同時為了使投資者能夠更早的了解到公司上半年經營情況,公司將半年報預約披露時間由原來的8月24日提前至8月14日。 長春高新還表示,生長激素產品具有超過60年的使用歷史,經過了國內外幾十年臨床應用,充分證明了產品的安全有效性。在醫生的正確診斷和指導下,生長激素是一個非常安全、有效的產品。公司作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多年來一直堅持規范運作,持續提升內控水平,努力確保生產經營合規、產品安全有效,未來也會堅持將合規經營作為底線。 股民跑步進場,三百只基金抱團 近幾年,長春高新股價快速穩步走高,從2017年初的50多元(前復權)一路上漲至今年5月17日522.2元,短短不到5年,股價累計漲幅約10倍!曾經火爆全網一位大媽,“忘記證券賬戶密碼5萬變500萬”,她買的就是長春高新。 然而到了5月21日,長春高新突然高位跌停,開啟了長達兩個多月的調整,此前沒有上車的股民則紛紛抓住機會抄底進場!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30日,公司最新股東戶數為131772戶,而在高位跌停前的5月20日,僅有58260戶,2個多月就有逾7萬戶投資者蜂擁進場。結果卻可想而知,股民蜂擁抄底的2個多月,長春高新的股價一路走低,期間累計下跌了約200元。 此外,長春高新也是基金的重倉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共有309只基金持有長春高新,其中持股超過100萬股的有12只基金。其中,中歐醫療健康混合持有621.08萬股,易方達競爭優勢企業、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易方達上證50指數增強、易方達研究精選股票和華夏回報持股均超過了200萬股。 截至中報重倉長春高新的部分基金 從基金中報第一大重倉股看,有14只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長春高新,其中有5只基金第一重倉股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超過了8%。 其中,泰達宏利復興偉業重倉長春高新市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更是近10%。 截至中報基金第一重倉股長春高新凈值占比 除了投資者和基金看好長春高新外,機構券商也是頻發看好研報。在長春高新自5月20日開啟本輪調整后,多家券商仍然發布買入評級研報,更有2家券商給出了500元以上的目標價。可事與愿違,本輪調整抄底進場的投資者或損失較大。 不過,有意思的是,基金雖然絕對持倉數量較大,但是由于分散了投資,近期整體凈值未受到太大影響。如持倉621.08萬股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近三個月基金凈值累計上漲了3.22%。 而持倉占比近10%的泰達宏利復興偉業,其第六大重倉股康泰生物,今日大漲14.16%,極大對沖了單只個股閃崩的風險。 雖然長春高新近期下跌,讓投資者出現了損失,但通過基金投資的基民感覺并不強烈,或許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借基金入市有利于投資者降低個股投資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長春高新 跌停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