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06 12:22:18
◎6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79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7.36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8%和12.7%;銀行業總資產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截至6月末,深圳大病保險參保人數達797萬人,參保覆蓋率約50%,累計賠付12億元,超過11.7萬人受益;醫保專屬醫療險和重疾險保單突破111萬件,保費收入20.38億元,居國內前列。
每經記者 潘婷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2021年以來,深圳金融業保持穩中向好、穩中加固的良好態勢,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初步統計,今年1-6月,深圳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247.85億元,同比增長6.6%,兩年平均增速7.8%,居國內主要金融城市首位,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5.8%。在今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29)中,深圳位列全球第八名。
深圳金融業的各項指標穩居全國前列。6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0.79萬億元、本外幣貸款余額7.36萬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8%和12.7%;銀行業總資產1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
證券法人機構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居全國第一,在中國證監會近期公布的2021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中,中信證券、安信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平安證券等5家證券公司均獲AA評級,數量占全國的1/3。
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提升。主要表現在:
一是信貸融資結構不斷優化。6月末,深圳轄區制造業貸款余額8511億元,同比增長14.2%;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5657億元,較年初增長19.3%;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4558億元,同比增速大幅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綠色信貸余額3883億元,同比增長27%,出臺了《關于加強深圳市銀行業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并認定了首批11家綠色金融專營機構。
二是普惠金融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據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統計,6月末,全市普惠口徑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1萬億元,增長40.8%,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0個百分點。
今年1-6月,深圳轄內銀行機構累計拓展首貸戶5.9萬戶,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615億元。7月,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財政局、工信局、國資委等聯合印發《深圳市小微企業首貸戶培育專項工作方案(2021-2023年)》,充分凝聚政策合力,持續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
三是金融服務民生保障更加有力。上半年,深圳保險市場實現保費收入846.5億元,同比增長7.4%,保險法人機構總資產5.7萬億元,居全國前列。截至6月末,深圳大病保險參保人數達797萬人,參保覆蓋率約50%,累計賠付12億元,超過11.7萬人受益;醫保專屬醫療險和重疾險保單突破111萬件,保費收入20.38億元,居國內前列。
四是直接融資能力穩步提升。1-6月,深圳新增A股上市公司24家,數量居全國各城市首位;上半年,深圳轄區企業通過境內股票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融資合計超過3700億元,同比增長16%。截至今年8月4日,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000家,其中深圳企業124家,數量居各大城市第一。
與此同時,深圳金融業改革創新也不斷取得新突破。
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正式合并;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首批9個項目中,深圳占1/3;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正式啟動,深圳傳音控股公司獲批成為全國首批試點企業。
國內首部綠色金融地方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條例》于2021年3月起施行,并率先發布國內首只綠色金融股票指數、首支綠色治理指數。
數字人民幣試點不斷深入,已投產的應用場景、開設的數字人民幣賬戶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另外,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港澳保險大灣區服務中心等重點平臺加快推進,形成疊加梯次推進的良好格局。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