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3 10:30:14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近期,券商投行算是夠忙。不但要忙日常業務,還要參與監管規則制定。
7月底,中國證券業協會向券商緊急征求意見,醞釀對保薦業務規則進行細節修改。此時,距離去年12月正式實施的《證券公司保薦業務規則》僅過去了八個月。近日,又有消息稱,中證協就制定的《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試行)》向各家券商征求意見,要求券商在8月23日下班前反饋。
投行業務本身就已飽和,又要在監管制定業務規則征求意見時及時反饋信息,且看起來監管每次預留的時間都比較緊。雖然有媒體標題用“券商投行周末鐵定加班了”之類的說法吸引眼球,但筆者認為,這些緊鑼密鼓的工作恰恰體現了監管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注冊制的堅定決心。
注冊制在2019年7月科創板“試驗田”首推、2020年創業板改革后,經過兩年多時間運行,已證明了其有效性、正確性。注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并允許符合條件的尚未盈利企業上市,徹底改變了中國創新企業的IPO生態,降低了公司上市的財務門檻。同時,包括科創板、創業板在內的注冊制以后新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硬科技”含量十足,涵蓋半導體、軟件、生物制藥等新經濟領域,代表著中國經濟未來向智能化、科技化、集約化轉型的希望。
從監管的表態和步伐來看,近期工作重心仍在夯實市場法治基礎,督促中介機構勤勉盡責、提高執業質量。券商投行是信息披露的“把關人”。要培養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首要問題是要他們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出具的報告有足夠信賴。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券商投行執業質量仍然參差不齊。股票市場上,遠一點,金亞科技、欣泰電氣欺詐上市早已蓋棺定論。近一點,康得新、康美藥業兩家曾經的藍籌股也連續炸出巨雷,震驚A股。債券市場同樣如此。去年讓市場震驚的永煤債事件最終調查結果顯示,永煤控股2020年9月30日財務報表虛增貨幣資金超過270億元。
上述財務造假事件中,無論是會計師事務所,還是投行項目組,經過了長期跟蹤,竟然均未發現。從這些案例也可以看出,如果券商投行執業質量無法進一步提升,當全面注冊制推行后,可能會有更多巨雷爆出,讓投資者蒙受更大損失,同時也將使資本市場的公信力受到影響。
當然,提升中介機構執業質量并非僅僅是監管的事情。據筆者所知,目前券商投行與合規部門也在努力。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目前許多券商已經實現電子底稿,一些券商就規定投行出現場必須將當天收集的底稿當天上傳。這不僅是為了滿足監管要求,也是為了保障自身行穩致遠。
在8月20日證監會披露的下半年工作重點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打牢堅實基礎”。證監會還表示,注冊制改革已進入關鍵推進期,要繼續扎實細致做好各項準備。而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需要各方付出不懈努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