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6 22:32:20
◎從行業整體分析,畜禽市場價格整體呈周期性及季節性變動趨勢。周期性波動系養殖行業由于參與者多而且分散,而散戶行為整體呈現“價高則入、價低則退”,行業產能呈現波動狀態,帶動畜禽價格隨供求關系的變化呈現明顯的周期性波動。
每經記者 金喆 實習生 黃穎琳 每經編輯 梁梟
8月25日收盤后,湘佳股份(002982,SZ)發布半年報。2021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收入13.95億元,同比增長41.1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5.09萬元,同比減少103.61%。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約6.6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323.42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立華股份(300761,SZ)、溫氏股份(300498,SZ)等其他養雞大戶亦紛紛出現二季度業績跳水的現象。對此,湘佳股份董秘何業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畜禽養殖行業行情相對低迷,尤其二季度價格處于低位,下半年市場可能會因季節性波動有所好轉。
明明一季度疫情逐步趨穩,肉雞行情回暖實現盈利,為何到了二季度卻突發虧損?
對此,何業春解釋說,公司一季度雖然盈利,但凈利潤已同比大幅下滑,主要是市場價格同比下降、而采購成本同比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二季度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材料繼續維持高位,因此生產成本維持較高水平,而春夏季節是傳統消費淡季,二季度下游消費較為低迷,疊加本輪黃羽肉雞價格周期影響,銷售單價處于周期性、季節性低位,拉低公司盈利水平。
據了解,湘佳股份產品主要為活禽及雞鴨肉冰鮮。拆分板塊來看,活禽和冰鮮產品營收分別為3.39億元和8.38億元,營收占比分別是24.33%和60.12%。值得注意的是,冰鮮產品比重較高,但13.92%的營收增速卻遠低于活禽營收增速,且冰鮮產品毛利率大跌29.03個百分點至22.60%。
圖片來源:湘佳股份2021年半年報截圖
何業春告訴記者,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活禽銷售受阻,導致活禽銷售低迷,活禽銷量及銷售單價均處于近年同期低位,而今年上半年疫情影響消退,疊加今年過年期間傳統消費旺季,活禽銷售較去年同期回暖,單價同比上升。
相較之下,去年疫情期間,商超冰鮮產品供不應求,公司冰鮮產品銷售價格同比上漲,整體銷售旺盛,而今年疫情影響消退,銷售單價同比去年有顯著下降,并開展較多促銷活動,因此雖然冰鮮銷量同比增速高達40%以上,銷售收入同比增幅仍低于活禽增速。
多家券商研報也提到上游飼料原材料價格漲幅問題。記者獲悉,較2020年同期,湘佳股份2021年上半年玉米、小麥、豆粕采購單價分別同比上升31.84%、8.67%和20.89%。飼料原材料成本是黃羽肉雞養殖的主要成本,占比約70%。
面對成本端上漲,湘佳股份方面采取不少措施,例如加大對玉米替代品(如小麥)的采購。今年上半年,湘佳股份采購小麥的數量為76321.65萬噸,較2020年全年采購量上升541.36%,是同期玉米采購量的3倍以上。目前,公司也已辦理轉基因玉米進口加工相關資質。但何業春坦言:“雖然加大了替代品采購,但(玉米價格上漲)仍大幅拉高公司生產成本,導致冰鮮毛利率同比下降。”
截至今日(8月26日)收盤,湘佳股份報收36.98元/股,今日跌幅為4.89%。
縱觀行業,其他養雞大戶的日子也過得不好。
有“江蘇雞王”之稱的立華股份增收不增利。2021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2.81億元,同比增長58.41%(銷售商品肉雞1.74億只,同比增長24.61%;收入45.22億元,同比增長53.7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0億元,同比減少0.64%,二季度凈利潤虧損更是高達5.68億元。
為何養雞利潤會收窄?立華股份在半年報中解釋稱,2021年春節期間,新冠疫情防控加上季節性因素影響,黃羽雞市場供應量下降,一季度黃羽雞價格有所回升;二季度受市場供應量恢復、豬價下跌拉動及大宗原材料價格高企等多重因素疊加,黃羽雞價格回落、養殖成本居高不下,行業景氣度下降。
雖然主要受養豬業務拖累,溫氏股份上半年凈利潤為-24.98億元,同比減少160.14%,但公司在半年報也提到,白羽毛雞養殖單只盈利預計值2020年11月開始由負轉正,并維持一段時間,于2021年2月末達到近半年的最高5.78元/只,3月末轉為微虧微盈的小波動,截至6月末,毛雞養殖行業仍暫時處于虧損區間,而黃羽雞的周期性波動與白羽雞類似。
除了肉雞行業,以雞苗銷售、雞肉加工為主的企業盈利也在“縮水”。例如,圣農發展(002299,SZ)今年上半年僅實現凈利潤2.75億元,同比減少79.38%。
何業春表示,從行業整體分析,畜禽市場價格整體呈周期性及季節性變動趨勢。周期性波動系養殖行業由于參與者多而且分散,而散戶行為整體呈現“價高則入、價低則退”,行業產能呈現波動狀態,帶動畜禽價格隨供求關系的變化呈現明顯的周期性波動。而關于季節性波動,一般而言,黃羽肉雞秋冬季節消費需求較大,春夏季節(即每年3月~8月)一般消費需求較小,此時市場價格相對低迷。
何業春補充說:“今年上半年畜禽養殖行業行情相對低迷,下半年市場可能會因季節性波動有所好轉,但具體行情需視屆時市場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