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30 09:56:52
每經評論員 李可愚
承諾現殺的活蟹,其實是前一天已經宰殺好的“隔夜蟹”;過期、變質的土豆簡單加工后繼續送上餐桌……最近幾天,網紅連鎖品牌餐廳“胖哥倆”在媒體暗訪過程中被揭露出的一系列后廚亂象,讓不少消費者出了一身冷汗。
無獨有偶,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公開6起群眾關注的食品安全案件查處情況。新聞通氣會召開后,不少網友驚訝地發現,已經上市的新茶飲品牌“奈雪的茶”兩家門店加工使用腐爛水果,以低價為賣點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搶占市場的“蜜雪冰城”某奶茶店使用過期食品原料……
沒有市場監管部門的披露,恐怕消費者都不清楚這些網紅餐飲光鮮亮麗的背后,其實有不少藏污納垢的“隱秘角落”。
近年來,隨著我國消費升級不斷推進,在餐飲市場上密集誕生了不少“網紅品牌”。有些品牌用“上頭”“洗腦”廣告迅速攻占各大網站,有些標榜自己提供“無死角”服務,有些甚至宣稱自己用“互聯網思維”賦能餐飲……
但其實,很多網紅餐飲往往走的是形式大于內容的路線,消費者一次“打卡”后,往往不會有第二次消費的興趣。不少網紅餐飲發展到最后,往往是如流星一般倏忽而逝,很難在消費者心中占據一席之地。
而更為嚴重的是,部分網紅餐飲往往只關注規模上的擴張,對“練好內功”關注不夠,尤其是對于食品安全缺乏敬畏之心。
以文章開頭提到的“胖哥倆”蟹煲品牌為例,其官網宣稱,該品牌在全國逾130個城市擁有400家門店,日均接待顧客近10萬人次,年均接待顧客達到3535萬人次。如此大的規模不禁令人咋舌。但在點評網站上,卻有不少消費者反映在蟹煲中吃出頭發、皮筋的情況。在某投訴網站上,則有消費者反映在店內就餐后出現嚴重腹瀉,被診斷為急性腸胃炎。
究其原因,關鍵在于品牌擴張速度過快,把開店數量或者市占率當作品牌經營唯一的賣點和“功績”,餐飲的品質卻在被悄悄“攤薄”,對食品安全的重視顯得可有可無。漠視食品安全,甚至成為不少餐飲門店攤薄成本的“潛規則”。這些網紅餐飲為急速擴大市占率而紛紛采取的加盟經營模式,更是讓這個問題愈發嚴重起來。
近期食品安全問題曝光,很快讓這些“網紅招牌”不再那么“紅”了,不少昔日大排長隊的餐飲門店,陷入門庭冷落車馬稀的窘境。
這為網紅餐飲的經營者敲響了“警鐘”:網紅餐飲決不能成為一襲長滿了虱子的華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有錯馬上改,重新獲得消費者的信任。而要實現這一點,首先必須對食品安全永懷一顆敬畏之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