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30 22:23:57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認為,資本市場將是一個可以真正實現機會公平、在共同富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場所。它是公有制的高級表現形式,也將是居民獲取財產性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吳永久
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
根據中央制定的時間表,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體人民共同富?;緦崿F。
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關系著民生福祉、千秋萬代?,F階段哪些方面改革亟需破題?資本市場將在共同富裕的過程中發揮怎樣的作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日前采訪了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先生。
NBD:如何理解“共同富裕”這一表述的中心思想?為什么在這一時期特別劃出重點?
劉鋒:近年來,中央文件中已多次提到實現共同富裕。但這次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進行了特別強調,歸根結底,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本質所決定,也是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經過四十年發展與建設,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9年、2020年,我國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1萬美元。
按照世界銀行2018年的標準,人均GDP在3896美元至12055美元之間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高于12055美元為高收入國家。以5%的增速估算,我國很快就將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但由于歷史發展和路徑依賴的局限性,金融體系的全局性和漸進式改革的局部性之間的矛盾,使得現行制度下隱藏的結構性不公平問題日益突出。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第二個百年的標志是“共同富裕”。在新的發展階段,不斷總結歷史經驗,糾正過去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錯誤與偏差,吸收成熟市場的經驗和教訓,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全局性長期性穩定性,公平正義透明的政策取向,頂層設計,改革舉措和發展路徑,也是走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一方面,一些地區優先享受到了特殊政策,間接導致了地區之間發展機會不公平,最終出現目前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城市與農村發展不平衡等局面。
此外,身份不平等進一步加劇了貧富差距。由于目前醫保、教育、養老、公共服務等民生福利按照身份與戶籍劃分,導致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不同地域之間享有的社保與福利存在差距。
另外,壟斷行業與非壟斷行業之間,國企與民企之間;國企員工、民企員工、個體工商戶之間,也均存在因身份帶來的差異。
因此,要通過教育、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的優質共享,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解決人與人之間發展機會和發展能力的差距問題。在制定與地區有關的基礎公共政策時,應堅持公平性和平等性,慎重使用特殊政策。
總之,達成共同富裕不是回到平均主義大鍋飯。它的基礎應該是每個人享有公平接受教育、醫療,公平創造財富的機會。
NBD: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召開,明確提出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您認為,在收入分配改革中,難點與痛點是什么?
劉鋒:我認為收入分配改革中,一是應進行稅收制度改革,二是應加大民生投入的同時,重構保證公平分配和平等可獲取性的制度、法規和管理機制。
稅收制度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降低流轉稅比重,二是探討對財產性收入征稅。
降低流轉稅比重的目的在于激發市場活力,提升生產效率。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20年財政收支數據,流轉稅中的增值稅仍為我國第一大稅種。我國2020年稅收收入為154310億元,其中增值稅收入為56791億元,在稅收收入占比達到三分之一。
增值稅發生于初次分配環節。初次分配以市場機制主導,生產經營成果按照要素分配到勞動收入、資本利潤、地租、科技成果收入等形式上。政府在初次分配環節中增收增值稅,具有對國民收入分配弱調節作用。
但企業生產活動過程中尚未獲得收入,就必須承擔流轉稅的稅收成本,加大了負擔,事實上不利于生產經營活動開展與效率提升。因此,減少對企業在生產流通環節收稅,改為加大實現收入后稅收比重,更有利于激勵企業擴大生產、創業創新。
對財產性收入征稅主要包括房產稅與資本利得稅。在我國,因各種原因,這兩項稅種目前仍處于缺位狀態。但從發達國家經驗來看,房產稅與資本利得稅是政府財政收入重要來源,也是調節貧富差距主要稅種。今年已經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房產稅立法和改革,之前重慶、上海已進行了小范圍試點;未來可在充分論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
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支出屬于二次分配范疇,這一環節主要由政府主導,在加大投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下,以公平為目標的社保、醫療、教育制度改革,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關鍵一環,但也可能是最艱難的一環。
社保方面,過去三十年,我國的社保制度實現了從“單位保障制”向“社會保障制”的轉軌,但城鄉割裂、身份割裂、地區割裂下福利分配失衡。如事業單位之間與企業職工之間的養老保險權益、公積金權益、職業福利權益等存在著較大差異。
醫療方面,“十三五”以來,按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要求,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著力強基層、補短板、優布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公平性可及性不斷提升。但我國仍然存在醫療投入不足、各地區醫療資源不平衡等問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曾談及,目前我國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為5.2%,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9.9%;此外在衛生總支出中,政府醫療衛生支出僅為2.9%,也與全球平均的5.9%有差距。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加速,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和品質要求持續快速增長,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
因此,未來醫療系統改革重點應通過政府主導和市場調節兩種手段,充分挖掘現有醫療資源潛力,建立研究??菩偷拇髮W醫院、綜合型大醫院、專科醫院、社區醫院、社區街道診所共存,體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建立一個“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主次分明的發展模式。
尤其要強調的是,在建立多層次醫療服務體系過程中,必須堅持公共服務性質,經費來源以醫療保障基金等政府投入為主導,同時輔以慈善、捐贈等。在制定收費標準時候不應以盈利為導向,而是以醫?;稹⒓由喜∪俗再M部分收入覆蓋醫療、設備成本為依據。此外,我國剛剛頒布了新《醫師法》,更加強調保障醫師合法權益,同時提出加強基層醫師隊伍建設。在執行過程中,還應有細則出臺,形成正向激勵機制。
教育方面,近年來,我國教育方面支出不斷上升。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 53014億元,比上年增長5.65%。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891億元,比上年增長7.10%。但教育資源地區差異不平衡、不同群體之間所獲得的教育資源不平等情況仍然存在,甚至有加劇趨勢。
因此,在未來的制度設計中,凡是與民生有關的政策制定首要條件是保證公平,要發揮社會保障平抑一次分配差距的作用;要加大教育資源向不發達地區傾斜力度。但這些改革都涉及面較廣,實施起來絕非易事。
NBD:和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相比,“三次分配”過去受到關注的程度并不高。本次為什么特別提出并強調呢?
劉鋒:1994年,厲以寧在《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一書中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其中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的感召下,通過個人繳納和捐獻等非強制方式再一次進行分配。
第三次分配其主旨在于鼓勵高收入人群通過慈善、公益方式進行社會財富再分配,是對第一次、第二次分配的有效補充,促進的是社會公正,體現向善、為公、樂施等社會主流價值。
由于我國經濟發展歷史階段與制度激勵不足等原因,我國慈善事業發展一直處于相對滯后狀態。根據中國慈善聯合會發布的報告,2019年全年,中國內地接收款物捐贈共計1509.44億元,同比增長4.88%,僅相當于當年中國GDP的0.15%。而根據美國施惠基金會數據,2019年,美國個人、遺產捐贈、基金會和企業向慈善機構捐贈了約4496.4億美元,占到美國當年GDP的2.1%。
從數據對比可以發現,我國慈善事業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但必須要強調的是,第三次分配的著眼點不應只局限于高收入人群。從總量上來講,大型國有企業所占有的社會資源總量最大,應首先做出表率,履行社會責任,發揮示范效應。在脫貧攻堅戰役中,許多國有企業已積累了非常多經驗,貢獻出許多典型案例,今后國有企業應在第三次分配中做出更大貢獻。
此外,無論是初次分配、第二次分配還是第三次分配,必須要通過法律法規、落地配套等方式將規則固定下來。尤其是慈善事業,亟需建立內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有效監督機制,高度重視籌善款善物使用的規范透明及高效。
NBD:您認為,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資本市場將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劉鋒:我認為,資本市場將是一個可以真正實現機會公平、在共同富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場所。它是公有制的高級表現形式,也將是居民獲取財產性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徑。
過去我們一直強調,中國實施的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礎經濟制度。公有制包括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國有企業在所有制性質上,歸國家所有,按理它的經營成果應由全民共享。但實際操作中,如果一家國有企業沒有上市,公眾無法參與公司決策、投票,也無法真正享受到現金分紅等帶來的好處;它也帶來了諸多弊端,如結構性套利、盲目擴張、權力尋租等問題。
但在資本市場上,所有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本質上全部都是公眾公司。它們必須向公眾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接受公眾的監督。公眾即使只買100股,也可以擁有投票權,并享受到年度分紅等權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資本市場是能真正實現機會均等的場所。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產階層不斷擴大,居民多元化配置資產和增加財產性收入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強。豐富投融資品種、發展資本市場,可以使得投資者有機會通過購買相關上市企業的股票和債券,以持有權益的方式分享企業增長擴張的好處和紅利,并為此承擔風險;以股東和債權人的身份,真正體驗“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和權益。有效的資本市場可以通過信息的高速流動,減少不公平套利機會,使企業的價值體現更加合理,從而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使有限的資本和其他要素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也有助于居民重新安排自己的理財組合,改善收入和風險結構,增大財產性收入的比重和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使老百姓能真正體驗到參與感、責任感和獲得感,從而使得社會的整體福利與幸福水平不斷得到有效提升。
但需要指出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投資者保護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投資者保護是激發資本市場活力和韌性的根本所在;增強投資者的安全感和對未來的長期預期,是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資本市場的關鍵。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