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07 09:17:34
每經記者 宋可嘉 每經編輯 文多
碳中和正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首屆中國數字碳中和高峰論壇將于今日(9月7日)在成都舉行,活動由國家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導,國家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華環保聯合會、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網信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
本屆論壇以“數字助力,綠色發展”為主題。對此,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謝玉紅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數字化,要協同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和金融資本的賦能作用,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謝玉紅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談數字化與碳中和關系:
數字化是實現“碳中和”的兩大驅動力之一
NBD:如何理解數字化手段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性?
謝玉紅:碳達峰、碳中和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已經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30·60”目標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碳達峰、碳中和將帶動新的技術進步,引領新的發展方式,催生新的投資機會,帶來深入而廣泛的經濟社會變革。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數字化,要協同推動數字化和綠色化,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和金融資本的賦能作用,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數字科技將在C端助力城市生活提效減排。智慧城市融合城市管理和數字技術,通過數據管理優化城市運行,為居民帶來便捷與高效的同時,實現碳排放的減少。另一方面,數字科技也將助力B端工業生產提效減排。在工業互聯網賦能下,企業生產力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同時讓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有效減少,實現節能增效。
NBD:哪些場景已在利用數字化手段助推實現碳中和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謝玉紅:“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數字化”和“綠色化”是實現碳中和的兩大驅動力。城市是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最大應用場景,而智慧城市建設是碳中和全面展開的最好抓手,以創新驅動和綠色零碳為導向的低碳城市、低碳產業、低碳生活、低碳環保等,則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途徑。
具體而言,在政府層面,可通過建設全國碳排放數據庫,全面、動態、系統掌握碳排放水平、行業及地區的分布,以便精準高效監測與管理;產業層面,通過控制工業領域排放、大力發展低碳產業,促進產業轉型;基建層面,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體系,滿足居民出行需求,以最少的社會成本實現最大的交通效率;環保方面,則可通過推動生產生活方式低碳化轉變,借助城市智能終端打好城市污染防治攻堅戰。
談數字化助力低碳減排:
要建立碳賬本量化和記錄公眾減排貢獻
NBD:中華環保聯合會目前在哪些方面利用了數字化手段助力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謝玉紅:進入“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國資源安全面臨較大壓力,尤其是面臨著循環經濟發展重點行業資源產出效率不高、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規范化水平低等突出問題。同時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全球大背景下,發展循環經濟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硬約束”。因此,無論從全球綠色發展趨勢和應對氣候變化要求看,還是從國內資源需求和利用水平看,我國都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著力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成立了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關注綠色低碳和資源循環利用方面的消費端及公眾碳減排的場景,發揮政策引領、企業資源和公眾力量之間的橋梁作用,搭建第三方綠色生活減碳計量底層平臺和循環經濟數字化互聯平臺。
NBD:在利用數字化平臺帶動民眾參與低碳減排的過程中,具體做了哪些嘗試?又面臨著什么挑戰?
謝玉紅:2021年我們和能源基金會共同發起“益起低碳”資助項目,其中包含了如綠色出行、綠色離校、回收再生等多類活動,帶動學生、市民、行業等共同參與。此外,在近期舉辦的“公眾參與低碳發展”論壇上,“綠普惠云-碳減排數字賬本”也在大眾面前進行了亮相,綠普惠云是以中華環保聯合會團體標準為依托,建設個人、企業、政府三位一體碳賬本,這個事情非常有意義。
建立碳賬本首先要解決統一標準的問題,目前無論是政府主導還是企業主導的數字化帶動公民減排的碳普惠模式,缺少統一適用的碳減排計量標準,導致各地方碳普惠市場相互隔離,無法連通,減排量重復計算。
2020年5月,專委會提交給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碳普惠團體標準《公民綠色行為碳減量化導則》中環聯字【2021】73號立項并發布公告,成為國內首個消費端行為碳減排標準。我們期望以社會認可的團體標準的形式支撐個人綠色行為的量化。
2021年8月,專委會提交的《塑料包裝替代材料減排量核算準則》團體標準再次立項,我們也將在公民綠色消費標準方面進行探索,支持公眾、企業減少塑料制品使用,并通過標準量化公眾、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未來也希望團體標準出爐后,可以上升為國家標準及CCER標準,并希望公眾的減排量可以在碳市場,在自愿減排市場進行交易,也希望更多踐行碳中和的企業積極購買公眾的減排量,普惠給踐行綠色行為的公眾,努力促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為每個人的自主選擇。
此外,由于公民消費端碳排放中,減排激勵具有比較小、分散、難以奏效的特點,為破解全民碳減排的難題,我們也在探索多元化碳普惠機制,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多方共贏,共同實現全民碳減排的目標。
記者:宋可嘉
編輯:文多
排版:文多 馬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