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3 08:28:10
每經評論員 王硯丹
上周末最刷屏的上市公司新聞之一,莫過于天音控股上周五晚間的一則公告。
公告中,天音控股稱,擬籌劃參與聯合收購某手機品牌業務,收購范圍擬涉及品牌商標、研發及供應鏈等。還表示,該事項目前處于初期商議籌劃階段,與交易對方未就該事項簽署任何意向書或相關交易協議。上市公司強調,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確定交易主體、涉及的具體資產范圍及交易對價,尚未開展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相關工作。而且本次籌劃事項對公司2021年度業績不存在重大影響,不構成關聯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翻譯過來就一句話:天音控股承認正在收購一家手機品牌,但這件事還是初期商議階段,有不確定性。看上去沒毛病,再一看股價——股民炸鍋了。從7月底開始,天音控股股價從7元出頭一直漲到26.90元,32個交易日里大漲近260%。再一想去年的王府井免稅事件——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去年6月9日晚,王府井公告獲得免稅品經營資質。但之前王府井股價已出現大幅拉升,引發了諸多質疑。三個月后,證監會調查結果出爐:吳某某等人在重大事件公告前獲取內幕信息并大量買入王府井股票,獲利數額巨大,涉嫌構成內幕交易。“我會將依法追究相關當事人的違法責任,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內幕交易是A股市場的頑疾,在A股三十余年的歷史中,無數自以為是的“梟雄”因內幕交易受到了嚴懲,但仍有一些人心存僥幸。不過,說起內幕交易,一定是先有內幕信息泄露,再有內幕交易。筆者認為,要杜絕內幕交易,對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等信息泄露問題要繼續加大打擊力度,一旦查實應嚴打嚴懲。
違法者必須要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但再看看王府井二級市場走勢,在免稅品資質正式公告后,王府井股價一蹶不振。不法者爆炒后留下的一地雞毛,承擔損失的不僅包括追高的中小投資者,還有上市公司本身。大家都知道在資本市場越來越成熟的背景下,正當市值管理對一家公司的重要性,但這些不計后果的野蠻人,對王府井本身的品牌形象也造成了傷害。
再說天音控股。天音控股在股價上漲過程中,兩次發布公告表示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也不存在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但今年6月,天音控股曾在互動平臺透露,全資子公司天音通信有限公司斥資5億元參與了收購榮耀,持股深圳市星盟信息技術合伙企業17.97%。多位投資人在微博上直接@證監會發布,認為此事涉及部分華為離職高管內幕交易炒作股價,希望調查。
當然,目前一切都只是投資者的質疑。但即使沒有出現內幕交易的情況,互動平臺現在影響越來越大,是投資者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任何上市公司都應謹言慎行。
總之,內幕交易的土壤和前提是極有可能影響股價走勢的關鍵信息泄露,上市公司必須以第一責任人的高度,保障每一位投資者公平獲取信息的權利,從源頭杜絕內幕交易發生。至于天音控股是否涉嫌內幕交易,最新消息是深交所已經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信息泄露或者內幕交易,我們靜待公司回復與監管調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