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6 10:21:3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繼9月14日盤中大漲近9%后,9月15日中國石油盤中再度大漲逾6%,對于一只市值萬億的超級大盤股來說,這樣的漲幅自然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不過,和中國石油大漲相反,近兩日上證指數卻是連續下跌的,這樣的現象也再度引發了投資者對“中石油魔咒”的熱議。
所謂“中石油魔咒”,是指一旦中國石油大漲,往往意味著整體市場的下挫,而這一現象背后的成因在于,中國石油是超級大盤股,拉抬其股價需要巨量資金,其他個股被“抽血”進而下跌。此外,通過拉動中國石油進而拉動指數上行,大資金有分散投資的優勢,可以在其他個股上趁機高位出貨,進而形成中國石油“一枝獨秀”的局面。
現象有,背后的邏輯好像也說得通,但真實情況是,“中石油魔咒”的表、里其實都不成立。
先看表象,據筆者統計,中國石油上市以來盤中最大漲幅超過5%的交易日總計有75個,其中上證指數下跌的只有13個交易日,占比約17%。也就是說,中國石油大漲且上證指數跟著漲的時候占比超過80%。如果將中國石油上市以來盤中最大漲幅與上證指數收盤漲幅做相關性分析,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72,表明兩者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關系(完全正相關的相關系數為1,完全不相關則為0)。如果都以收盤漲跌幅計算,相關系數也有0.41,關聯度較低,但也并非負相關(即兩者走勢相反)。
再看內在邏輯。拉抬中國石油會造成其他個股“失血”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石油成交額/上證總成交額≥1%的交易日占比只有4.47%(151個交易日),在這151個交易日當中,又有96個交易日位于中國石油上市的半年內,這符合次新股成交量較大的一般規律。以最近兩個交易日為例,中國石油的成交額占上證總成交額的比例也只有0.5%左右,談不上對整體市場形成虹吸效應。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石油流通市值近萬億,但在剔除大股東中國石油集團這類產業資本,以及證金公司、匯金公司等超長期投資者后,其真正的自由流通市值也就500億元左右,這樣的體量其實也無法對整個市場的成交情況帶來實質影響。
拉抬中國石油進而拉動指數,方便大資金在其他個股上套現的可能性又有多大?如果放在中國石油上市之初,這種可能性確實是存在的,當時中國石油的權重占比高達10.22%,是上證指數第一大權重股。但是,隨著中國石油股價回落,其他超級大盤股上市,中國石油的權重一路走低,到2013年跌至8.54%,2016年失去權重第一的寶座(4.52%),如今其權重僅1.761%,即便漲停,中國石油對指數的貢獻也不會超過0.2個百分點,遠不及寧德時代等個股之于創業板的影響力。所以,人為制造“中石油魔咒”的可能性其實也不存在。
“中石油魔咒”只是A股各種魔咒的一種,而類似這種所謂的魔咒之所以有生命力,在于其因果關系簡單易懂,又有趣味性、話題性。但是,這些所謂的魔咒沒有經過嚴格論證,夸大單一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很可能會誤導經驗不足的投資者,進而使其決策出現失誤。對投資而言,要盡量摒棄各種所謂的魔咒,利用科學、理性的方法指導投資,才有望獲得預想中的回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