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9-16 17:49:50
每經編輯 陳夢妤
9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陳淮在2021博鰲房地產論壇表示,2021年已經出了400多次調控政策,今天的政策立足點、動因和以前不一樣,不是僅僅把房價調下來,也不是去除價值屬性。
2016年以來,我們市場上買房子的主體不是剛需,是有房住的人群,因為他們群體性成規模進到改善期了,讓所有這些人都住到房子里,都按照自己相對應的消費能力住到房子里,讓所有的房子住進人,這也是房地產稅的目標之一。
房地產稅不是打土豪分田地,是要調動存量資源,給過多占有閑置資源的懲罰性稅率。
現階段政策的第一個動因、起點、目標是住有所居,調動存量資源優化配置,而不是為了把房價調下來。
第二條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和開發商、買房子、市場發展密切相關。老百姓買房子,讓更多人民群眾有房產,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我們逐漸地發展壯大這個市場,培育起更多合格的、擁有購買能力、解決住房的中產階級,才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房地產稅和共同富裕的關系。房地產稅和調房價沒半毛錢關系,它不是房價的調節稅,房地產稅的第一性質是把我們原有立足于間接稅的稅制體系逐步改造到直接稅為主上來。
第三條,政策邏輯、政策底線、政策目標和政策起源,是抑制資本的無序擴張。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