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01 15:50:05
◎督察發現,沈陽礦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高能耗問題突出,環境管理不到位。其中,富邦銅業低空煙氣散排依然嚴重,能耗問題突出;大井子礦業尾礦砂輸送管線發生過7次爆管泄漏事故,均未按規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自2018年以來,富邦銅業粗銅綜合能耗都超過了280kgce/t,而全國粗銅的平均能耗是137.78kgce/t,富邦銅業的粗銅綜合能耗是全國均值的2倍以上,遠高于國家《銅冶煉行業規范條件》規定的180kgce/t要求。
每經記者 張蕊 赤峰攝影報道 每經編輯 陳旭
轉爐上方的簾門打開后,瞬時間,一大團白色煙氣迅速升空,彌漫到整個車間上空。隨著爐口不斷傾斜,被高溫炙烤的通紅爐膛清晰可見,流動著的火紅“銅水”從爐口傾倒而出……
這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赤峰富邦銅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富邦銅業”)轉爐車間生產作業區內看到的一幕。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跟隨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下屬沈陽礦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礦業”)進行督察。
沈陽礦業是中國有色二級公司,富邦銅業、內蒙古赤峰大井子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井子礦業”)均為沈陽礦業下屬生產企業。
督察發現,沈陽礦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高能耗問題突出,環境管理不到位。
記者注意到,富邦銅業能耗問題突出;大井子礦業尾礦砂輸送管線發生過7次爆管泄漏事故,均未按規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富邦銅業位于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境內,是以粗銅冶煉為主,配套冶煉煙氣制酸、余熱發電、渣選礦為一體的銅冶煉企業,粗銅冶煉能力約10萬噸/年,年產粗銅5.5萬噸。今年1~8月份,富邦銅業營收為23.45億元,利潤總額1411萬元。
公司冶煉廠采用主流的火法冶金方法煉銅,采用銅精礦經富氧側吹爐熔煉生產冰銅、PS轉爐吹煉生產粗銅的工藝流程,生產出的粗銅可直接銷售。
記者了解到,二氧化硫是有色金屬冶煉行業的特征污染物之一,刺激性很強,主要來源于熔煉爐、轉爐生產環節產生的廢氣。
按照要求,熔煉爐煙氣和轉爐煙氣應經余熱鍋爐降溫、電除塵器除塵后進入制酸系統生產硫酸(硫酸是煉銅的副產品),制取硫酸后的尾氣再經處理達標后排放。
但實際上,由轉爐生產帶來的無組織煙氣外溢造成的低空污染現象非常嚴重,一直是企業的痼疾。當地環保部門曾責令富邦銅業限期整改,各級環保督察檢查也都重點對低空污染問題提出整改要求。
富邦銅業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公司增加了一套環集煙氣收集治理設施,低空污染情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富邦銅業冶煉廠轉爐車間雖建有煙氣收集處理設施,但由于轉爐在進出料時需打開爐口,并且該轉爐車間并非封閉式車間,煙氣無組織散逸排放現象依然嚴重。
記者跟隨督察組進入轉爐車間生產作業區,查看轉爐在進出料時無組織煙氣散排情況是否嚴重。記者在現場看到,環集煙氣收集治理設施的簾門拉起后,便露出了轉爐爐口,一大團白色煙氣瞬時升起,迅速彌漫到整個車間上空。
隨后,爐口不斷向前傾斜,火紅的銅水從爐口傾倒而出,整個過程中都伴隨著煙氣的不斷騰空。
有現場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轉爐的生產工藝決定了在吹煉過程中,爐體需要來回呈90度角轉動,轉爐漏風大,在進出料時,爐口需要傾斜,導致部分轉爐煙氣無法捕集處理。
換句話說,由于轉爐工藝問題,無組織煙氣散排并不能完全根治。而轉爐車間又非全封閉式車間,因此升騰而起的白色煙氣實際上都直接四散到空氣中。這些散逸到外環境中的廢氣若受到風向或氣壓等因素影響,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就會對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產生影響。
更重要的是,富邦銅業不僅因為轉爐環節存在低空煙氣散排問題,還由于采用轉爐工藝帶來能耗過高的弊端。
督察組指出,富邦銅業推進高耗能設備淘汰和落后工藝提升改造工作不力,能耗水平居高不下。
記者查閱富邦銅業提交給督察組的資料顯示,公司在2019年的一份文件中提到,現有轉爐吹煉間斷作業存在效率低、吹煉過程爐體轉動頻繁、煙氣不穩定、后續煙氣處理成本高等問題,結果是粗銅冶煉能耗達300kgce/t(千克標準煤/噸粗銅,下同)以上,未能滿足國家標準。
督察組通報的數據顯示,富邦銅業2018年綜合能耗是281kgce/t,2019年是294kgce/t,2020年是281kgce/t,2021年1~9月份綜合能耗是289kgce/t。
數據來源:生態環境部
由此可見,自2018年以來,富邦銅業粗銅綜合能耗都超過了280kgce/t,而全國粗銅的平均能耗是137.78kgce/t,富邦銅業的粗銅綜合能耗是全國均值的2倍以上,遠高于國家《銅冶煉行業規范條件》規定的180kgce/t要求。
事實上,當地能源核查部門在能源核查過程中已經對公司提出降低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的要求。富邦銅業曾于2019年11月計劃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并表示將積極推進節能減排技術升級項目,2019年已完成可行性報告的編制工作,項目建成后綜合能耗指標可控制在140千克標煤/噸銅以下。
但督察發現,富邦銅業在工作中等靠要思想嚴重,推進不力,項目至今仍未實施。
2019年9月,當地節能監察機構對富邦銅業開展重點高耗能行業節能專項監察。其后的節能監察報告指出,企業未制定落后機電設備淘汰計劃,并要求富邦銅業淘汰被列入《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的86臺電動機。
富邦銅業在2019年10月底制定了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淘汰計劃,并表示將嚴格按計劃對已查出的高耗能落后設備分三批次進行淘汰更換,更換為更節能、更可靠、更環保的機電設備,不再采購、使用淘汰目錄所包含的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
但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對于應該淘汰的86臺落后設備,富邦銅業僅淘汰7臺,79臺仍在違規使用。
被督察組工作人員追問為什么只淘汰7臺設備時,富邦銅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到今年底,我們借著這次檢修還要淘汰一部分。”
大井子礦業也位于赤峰市林西縣境內,主要從事銅、錫礦采選,綜合選礦能力約1600噸/日。
作為一家礦山企業,尾礦庫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礦山開采的礦石經過選礦廠粉碎、洗選后形成精礦,剩下的礦渣和泥漿等會運送至尾礦庫貯存。
大井子礦業配套的尾礦庫位于選礦廠東北約3公里處的董家溝當地自然溝谷內,庫區現已形成的工程為初期壩、堆積壩、排洪系統、尾礦輸送及回水系統等。
大井子礦業選礦車間產生的尾礦砂通過3000多米管線輸送到董家溝尾礦庫儲存,沿途主要是林坡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受礦石成分及選礦工藝的影響,選礦尾槳及尾礦回水內含有鉛、銅、鎘等重金屬離子,當尾礦輸送管線或回水管線泄漏,或尾礦壩發生泄漏、滲漏等事故時,必須及時處理。
督察組在大井子礦業尾礦庫現場督察時,督察人員詢問陪同人員“尾礦庫排砂管線有沒有發生過泄漏”,對方回答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督察人員敏銳地懷疑有問題,隨后一路順著排砂管線察看,在200米的范圍內,共發現3處尾砂泄漏痕跡,督察人員用鐵鍬挖開一看,發現全是尾砂。最終,在督察組的指導幫助下,企業通過自查又發現了4處泄漏點。
督察組通報指出,近幾年,大井子礦業尾礦砂輸送管線發生過7次爆管泄漏事故,但該公司均未按規定及時啟動應急預案,也未向地方相關部門報告,且應急處置工作敷衍應付,清除泄漏的尾礦砂不及時、不徹底。
經初步統計,7次爆管事故后未及時清理的泄漏尾礦砂覆蓋總面積達863.2平方米,總體積約198.5立方米。其中最近一次爆管事故發生在2021年7月,泄漏處距尾礦庫壩體僅50米,泄漏在山坡上未及時清理的尾礦砂覆蓋面積約690平方米,體積約138立方米,存在環境風險隱患。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張蕊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