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0 13:59:40
“近年來,我國城鎮規模增長出現了兩極化趨勢: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過度膨脹;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鎮出現萎縮。”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指出,雖然我國目前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這種兩極化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這將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劉艷美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城市評級,我國有7個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14個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特大城市。
據相關統計,這21個超特大城市,常住人口達2.9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7%;國土面積16.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市轄區面積7.5%;GDP總量33.6萬億元,約占全國經濟總量的33.1%。
大城市快速擴張的同時,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問題亦不容忽視。此前,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優化城鎮化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超大城市要推動“瘦身健體”。
“近年來,我國城鎮規模增長出現了兩極化趨勢: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過度膨脹;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鎮出現萎縮。”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指出,雖然我國目前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這種兩極化趨勢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這將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那么,如何構建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城鎮規模?到2035年,我國城鎮格局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21秋季論壇上,魏后凱就此給出相關趨勢預測及對策建議。
“大家知道,當前的中心任務是在高質量發展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魏后凱表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根本目標,同時也是城鎮規模結構的重要考核方面。
“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無論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還是廣大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都要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協調發展。”在他看來,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是判斷城鎮化格局是否科學合理的重要標志。
然而,魏后凱及其團隊研究發現,近年來,我國城鎮規模增長出現兩極化趨勢: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過度膨脹;另一方面,部分小城市、小城鎮出現萎縮。這種兩極化趨勢將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標的實現。
中央已經明確,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包括城鎮化在內的“四化”。
“2035年要基本實現城鎮化,怎么來進行考量?”魏后凱分析指出,一是基本實現,也就是城鎮化程度達到80%左右;二是城鎮化包括數量(速度和水平)與質量兩個方面,是二者的有機統一。
“七普”數據顯示,到2016年,西部地區城鎮化率超過50%以后,四大區域城鎮化率均越過50%的拐點,進入城鎮化減速階段。在這一趨勢下,中西部與東部地區城鎮化率的差距不斷縮小。魏后凱給出的一組數據顯示,東部與中部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從2015年13.8%減少到2020年11.76%;部與西部地區的差距,同期從15.8%減少到13.49%。
“問題在于,戶籍人口城鎮化率要實現難度較大。”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戶籍人口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差距不降反增——2015年,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39.9%,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7.4%個百分點;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4%,但仍比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低18.5個百分點。
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也曾透露,我國目前仍有2億多農業轉移人口沒有在城市落戶,部分已經落戶的還存在市民化質量不高問題,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仍是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
“怎么來縮小‘兩率’的差距,這是未來一個大的問題。”魏后凱表示,到2035年基本實現城鎮化,首先要實現“兩率”并軌,實現市民化與城鎮化的同步,最關鍵的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的速度要大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的速度。其次,城鎮化規模結構要進行優化,實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再次,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全面維護進城農民的各項權利。
根據魏后凱及其團隊研究預測,2035年,超大城市在現有基礎上將會繼續增加,中等城市將成為突出的短板,而小城市和小城鎮將成為吸納城鎮人口的核心載體。
其初步測算結果顯示,2035年,超大城市(城區人口1000萬人以上)數量將達到12個,城區人口占全國城鎮人口比重將達到14.7%;中等城市(城區人口50-100萬人)將達到115個,但城區人口比重僅為7.9%;小城市和小城鎮(50萬人口以下)將達到約1.5萬個,其吸納的城鎮人口比重在55%左右,將超過一半。
隨著超大特大城市走向現代化都市圈,魏后凱分析指出,未來將有望建設成高品質國家級都市圈34個,分別為引領型都市圈(11個)、發展型都市圈(11個)、培育型都市圈(12個)。在此過程中,要嚴格控制縣改區,推進中心區功能和產業擴散,大力發展現代城郊經濟。
“城郊經濟的特色應該是高度融合、高度一體化、都市型的城郊產業、新型的集體經濟。但現在面臨的困境是,城郊經濟在不斷分化。”在他看來,下一步,應該促進城郊經濟協調發展,促進大都市圈共同發展,這其中有三個著力點:一是要做好產業選擇,發揮“能人”效應;二是做好政府規劃引導和扶持;三是構建多層次、多領域、多省市的發展共同體。
“中小城市和小城鎮里,一定要加快推進縣城的發展。”魏后凱說,盡管目前縣城發展存在諸多短板,比如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差距大、產業支撐不足、就業崗位缺乏、農民落戶意愿較低、因區位資源稟賦不同而導致縣域分化明顯加快等,但其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
對此,他明確提出幾點建議:首先,要加快撤縣設市步伐,按照現代小城市的標準推進縣城建設;二是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強化縣城的中心功能和綜合服務能力; 三是要賦予縣城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同時防止資源過度集中,產生“虹吸”效應;四是要增強產業支撐能力,建立各具特色、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現代產業體系;五是要提高人口吸納能力和吸引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