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3 13:21:21
每經評論員 李蕾
近日,紅籌企業加速回歸A股市場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9月26日港股上市公司中海油發布公告稱擬申請A股發行上市更是引發熱議,各方面聲音與建議也比較多。
其實站在比較宏觀的視角來看,擴大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試點范圍,對于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包容性、助力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都是有戰略性意義的。
近年來,監管部門頻頻發布相關政策、掃清制度障礙,背后的態度與深意呼之欲出,多措并舉之下A股市場也越來越具備迎接紅籌企業回歸的條件,長遠來看可以實現多贏。但另一方面,我國資本市場整體仍然處在比較初級的發展階段,要做到讓更多紅籌企業“引鳳回巢”,還需要多方支持與努力。
先來說說中海油的“回歸”。雖然此次公告擬申請A股發行上市的動作廣受關注,但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公司就已經有了回A股的心思。彼時的A股市場發展并不像如今這么成熟,相關制度還不夠完善,并沒有一個豐厚的土壤可以讓這些紅籌企業“回家”,這也是這么多年來很少有企業成功“回歸”的根本原因。不過近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在政策層面,監管機構不斷發布相關利好政策。
2018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就轉發了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允許試點紅籌企業按程序在境內資本市場發行存托憑證上市;具備股票發行上市條件的試點紅籌企業可申請在境內發行股票上市”。
去年4月,監管機構繼續發布《關于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同年6月,上交所公布《關于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進一步為紅籌企業回歸提供便利。
就在剛過去的2021年9月,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擴大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試點范圍的公告》,試點行業范圍從原來的7個擴大到14個,其中特別提到具有國家重大戰略意義的紅籌企業申請納入試點不受行業限制,為更多紅籌企業的“回歸”拓寬道路。
資本市場層面,近年來我國改革逐步加深、步伐不斷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成效顯著,滬深港通、滬倫通、ETF互通等持續拓展,一切都在向著更加包容的方向發展,也打下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還有一個原因也不容忽視。華泰證券研報分析,隨著資本市場改革和開放的深入推進,紅籌企業回歸門檻顯著降低,疊加外部環境變化,海外上市風險加大,科技型紅籌回歸A股的動力明顯增強。
在多重原因疊加之下,紅籌企業的“回家”正是恰逢其時、水到渠成的事情。
當然,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關心甚至擔心的聲音。例如,與成熟的境外市場相比,我國資本市場的各項基礎制度、投資者結構、配套規章乃至監管方面都存在差異,會不會造成吸引力不足乃至水土不服的問題。
不過,可見的是,監管發布的相關政策、文件都顯示出對紅籌企業回歸的善意與歡迎,也為政策與實操提供了比較充足的適配空間。再加上未來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一些紅籌企業成功“回歸”的示范效應,更別提已有多家紅籌架構企業實現了在科創板的上市,還有的正在排隊等待監管機構的批文或審核,一個多贏的局面正在形成,相信很快就可以看到成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