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推進財稅立法工作:正在負責聯系審議審計法修正草案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14 15:52:0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組織起草了3部法律(決定)案,具體負責聯系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等9部稅收法律和個人所得稅法等2部稅法修正案,正在負責聯系審議審計法修正草案,持續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推進財稅立法工作、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對于規范財政行為和活動、推進財政治理體系現代化、促進完善現代財稅制度等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法案室主任王聞越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組織起草了3部法律(決定)案,具體負責聯系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等9部稅收法律和個人所得稅法等2部稅法修正案,正在負責聯系審議審計法修正草案,持續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財稅法治水平不斷提升,財稅法律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逐步顯現。”王聞越說。

密切關注國際稅收規則、碳稅等改革動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要求加強財政稅收等重點領域立法。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推動將財稅立法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的重點領域,為編制常委會立法規劃、年度立法計劃獻計獻策。加強與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溝通,定期召開財稅立法工作座談會,推動提高落實稅收法定工作的時效和質量。

聚焦規范授權,不斷提高稅收法律的明確性、規范性和可執行性,王聞越指出,在地方稅相關立法中,自環境保護稅法開始,推動建立健全由省級政府研究提出相關立法議案或建議、由同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或決定的地方稅收立法決定機制,規范授予地方更充分的稅收管理權限,促進健全地方稅體系,提升地方財稅法治水平。

同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稅收制度。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實現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對此,王聞越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大力推動財稅立法工作主動適應和服務改革發展需要。在房地產稅立法與改革工作中,堅持“立法先行”,以立法推動改革;在修改個人所得稅法時,著力推動建立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在將單行稅種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過程中,推動進一步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深化稅收制度改革和減稅降費等要求,簡化稅目稅率、規范優惠、優化稅制,切實提升稅收立法質量。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深刻學習領會加強財政法治建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梳理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人大財稅立法工作進展成效和存在問題,深入分析全面落實財政法定原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具體意見建議。

王聞越稱,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適時推動條件成熟的立法領域法典編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研究推進制定稅法總則、編纂稅法典相關工作。密切關注國際稅收規則、碳稅等改革動態,加強有關問題研究分析,及時提出對策建議。

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等法律草案已上報國務院

在談到工作成效時,王聞越介紹,2016年以來,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9部稅收法律和2部稅收法律修正案,現行18個稅種中已有12個稅種制定了法律,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等法律草案已上報國務院。

同時,不斷推進健全地方稅體系,各地方稅在制定法律的同時,將部分稅制要素的具體確定權授予省級地方,使相關稅種更好地體現出不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服務差異性需求,充分發揮地方稅收的調節功能,促進地方提升治理能力。穩步推進直接稅改革,立法中堅持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充分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作用,促進共同富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加快推進綠色稅制改革,環境保護稅法、資源稅法、耕地占用稅法、車輛購置稅法等稅種立法,以實現綠色發展、促進環境保護為目標,積極引導和激勵納稅人主動治污、節能減排、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促進實現生態環境改善和綠色轉型發展“雙贏”。

此外,王聞越介紹,修改個人所得稅法,在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稅制的基礎上,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優化稅率結構,增加子女教育等六項專項附加扣除,減輕了納稅人尤其是中等收入群體的稅負。制定印花稅法,降低了加工承攬合同等部分稅目的稅率,取消對權利、許可證照征收印花稅的規定,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以立法的形式,在優化稅制的同時實現減稅,更有利于增強制度確定性、明確納稅人預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