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重大突破!醫生將豬腎移植入人體,腎臟在體外“成活”三天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1 07:57:35

每經編輯 盧祥勇 蓋源源    

近日,美國醫生成功地在人體上進行了豬腎移植試驗,并且在植入三天內未出現排異反應。這可能是一項重大進展,該例手術也為將來潛在的人體動物器官移植帶來希望,有望解決目前的供體短缺問題。

6165855519060242432.png

腎來自一頭經過基因編輯的豬

據路透社19日報道,紐約大學蘭貢醫療中心(NYU Langone Health)上月實施了手術。患者已經腦死亡,出現腎功能不全跡象。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醫生把一個豬腎連接到患者的一對大血管上,豬腎留在患者體外,用于觀察手術效果。

主刀醫生羅伯特·蒙哥馬利(Robert Montgomery)說,由于移植豬腎經過基因改造,手術沒有立即引起排異反應。與患者血管相連后,豬腎正常發揮過濾廢物、產生尿液的作用,排尿水平與移植人類腎臟相當。患者手術前肌酐水平異常,在移植后恢復正常。肌酐水平是衡量腎功能是否健全的指標之一。

6002399198807954432.jpeg

圖片來源:攝圖網-501462300

他說,豬細胞中一種名為alpha-gal的糖分子會引起人體排異反應,而這次手術的“腎源”是一頭經基因改造、去除這種糖分子的豬,因此患者沒有出現排異反應。

移植手術后3天,患者生命支持設備按預定日期去除。

美聯社援引蒙哥馬利的話報道,患者生前希望捐獻器官,但出于某些原因無法實現,其家人因此同意讓她接受豬腎移植,以這種方式讓她為醫學研究做出貢獻。

豬一直是解決器官短缺問題的最新研究重點,但也存在一些障礙:來自豬細胞的糖對人體來說是外來的,會立即引起器官排斥。而這頭豬由Revivicor公司進行基因編輯,并獲得了FDA的批準作為人體療法的來源。依照該公司之前的公開信息,其技術敲除了在豬細胞表面添加α-半乳糖的蛋白酶,從而讓豬細胞不再表達α-半乳糖,減少人體排斥反應。

蒙哥馬利說,目前的試驗只涉及單個腎臟移植,且腎臟僅在體外保留了三天,因此未來的任何試驗都有可能發現需要克服的新障礙。

2566028110777032704.png

有望開展人體試驗

蒙哥馬利醫生表示,這次手術及先前研究讓腎衰竭晚期患者有望實驗性接受豬腎移植,最早在一兩年內實現。這可能成為重癥患者急缺腎源的短期解決方案,甚至可能成為長期方案。

路透社援引美國非營利機構器官共享聯合網絡組織數據報道,美國現有近10.7萬人等待器官移植,其中9萬多人等待腎源,平均3到5年才能等到腎源。

蒙哥馬利醫生3年前接受了心臟移植。他說:“我曾經是那些人中的一員,他們躺在重癥監護室里等待捐獻的器官,不知道能否及時得到。”

把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類的研究已經開展相當長時間。據美聯社報道,20世紀80年代,美國曾有一名病危嬰兒接受狒狒心臟移植手術,在手術后21天去世。

據第一財經,中國研究人員也正在探索動物器官移植的可能性。上海市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主任、上海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主任委員朱同玉表示:“在最新的試驗中,在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體后,成功克服了從動物到人體的器官異種移植必然會發生的超急性(48小時內)排異反應,這就意味著至少可以作為短期過渡來使用,下一步就是要研究加速性排異反應(48小時-5天),急性排異反應(一周以上)和慢性排異反應的影響。”

朱同玉認為,對腦死亡患者去做這樣的器官移植試驗在倫理方面的爭議較小,但是未來是否能夠將試驗擴大到正常患者群體,仍然需要獲得更多關于試驗的科學數據。

他援引數據稱,中國目前尿毒癥患者超過一百萬人。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登記血透患者就有70萬人,對于腎臟供體需求巨大。朱同玉表示,盡管我國在臨床器官移植領域發展迅速,但在基礎研究方面,與美國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我一直呼吁應該與國際接軌,加強器官移植基礎技術的投入和探索。”朱同玉說道。

編輯|盧祥勇?蓋源源 王嘉琦

校對|孫志成

2846230420887581696.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第一財經

德爾塔毒株全球大流行,點擊下方圖片或掃描下方二維碼,查看最新疫情數據↓

1020138852766366720.png

3011474352586928128.jpeg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