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1 19:20:12
眼看10月就要過完了,達哥覺得有一點還是要小心。最近業績風險是一定要回避的,三季度GDP的數據我們都知道,很多上市公司業績也會有所反應。當下,有很多印象中不錯的公司,三季報業績不及預期,直接就被按在了跌停上。目前,指數方向不明,板塊輪動又快,完全沒必要盲目操作,可以等這個月底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公布完了再說。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昨天說指數在“混日子”,今天滬指就不樂意了,直接硬氣了起來,創出一個短期新高。雖說沖高回落有些傷人氣,但這也驗證了咱們之前的觀點,節后的高點附近確實存在壓力。
今天市場的焦點有三個:煤與電、金融、化工,尤其是金融很硬氣,是整個A股的壓艙石。從漲跌家數的角度來看,市場能賺錢的,其實是少數。
眼看10月就只剩下6個交易日了,A股現在是上不去也下不來,方向到底在哪呢?
最近,在私募圈出現了一個關鍵信號——“淡水泉時刻”。
大家都知道,淡水泉是業內很有影響力的千億級私募機構。“淡水泉時刻”,是指每當淡水泉的凈值出現大幅回撤的時候,市場的中期調整接近尾聲,就是市場買入的好時機。根據統計數據,這個回撤幅度一般認為是30%左右。
歷史上,“淡水泉時刻”的說法數次得到驗證。2018年10月中旬,淡水泉成長基金凈值最大回撤值是32%。而此后的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淡水泉成長基金快速反彈,收益翻倍。類似的情況多次出現。
眼下,這一幕好像又要來了。截至今年三季度,以淡水泉旗下代表性產品淡水泉成長一期為例,出現了明顯的回撤,凈值累計回撤23.32%。
從回撤幅度上來說,現在并沒有達到30%的幅度,這也是“淡水泉時刻”成立與否爭議對多的地方。
在達哥看來,市場上所說的“淡水泉時刻”,更多是一種逆勢布局的思路,從概率上肯定不能100%保證盈利,但拉長時間看,尤其是長期持有基金,可以加大“淡水泉時刻”買入的容錯率。沒有什么問題是長期持有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就再增加一年。
當然,這只是對于基金而言。如果換做股票,倘若對于公司和行業沒有深入的研究,盲目抄底,一旦基本面惡化,還捂著不動,很有可能“雞飛蛋打”。
回到今天的市場,消息面上,一大早就被“雙十一”刷屏了。其實昨晚8點,“雙十一”預售就已經開始了,達哥在看到短信提示后,還去湊了下熱鬧。“買它!買它!”簡直太容易讓人喪失理智了。
聽李佳琦喊了半個多小時,最大的感受是有兩個醫美品牌,具體牌子咱也不是很懂,反正就是幾十萬套產品秒光了。今天數據出來,達哥也驚呆了,李佳琦和薇婭二人直播間一天內的成交額,合計接近190億元。
要知道,這才一天,而距離“雙十一”還有二十天。預計從現在到“雙十一”,這倆人每人銷售額上千億也不是沒可能。
就在達哥和大家聊天這會兒,“薇機四伏”、“琦虎難下”的“成語”又出來了,兩大主播,真把流量變現用到了極致。
消費市場有“雙十一”的助力,大概率會有一波高潮。不過,今天從A股來看,大消費也沒什么動靜,異動的是幾個醫美概念股。國內很多護膚品牌、彩妝品牌或許還在獲取消費者認可的路上,但醫美產品的消費者初步教育似乎已經完成。“女人的醫美”,能從“男人的白酒”手中,奪過“大消費之王”的稱號嗎?
金融股今天異動,除了昨天高層講話的影響外,公募基金“一哥”張坤掃貨也是重要原因。平安銀行昨天發布三季報,業績亮眼,最大的亮點在其十大流通股股東變動,千億級別的基金經理就是豪橫,一加倉就是30多億元。
化工周期股卷土重來,磷化工領漲,也是消息面的刺激。特斯拉在三季報中表示,對于標準續航版Model 3和Moderl Y,全球范圍內都在改用磷酸鐵鋰電池,預計未來幾年里交付量將實現年均50%的增長。
煤炭與火電,繼續你來我往。今天,A股煤炭板塊也不管期貨市場黑色系再被“團滅”的事實,反正就是豪橫的漲。有長協價的保障,煤炭公司業績不會差。煤炭股一回升,火電股就落寞了。
今天指數沖高回落應該說是有預期的,成交量還是沒放出來,即便北上資金凈流入100多億,也硬是沒漲上去,難道說又要被外資撿便宜了嗎?
眼看10月就要過完了,達哥覺得有一點還是要小心。最近業績風險是一定要回避的,三季度GDP的數據我們都知道,很多上市公司業績也會有所反應。當下,有很多印象中不錯的公司,三季報業績不及預期,直接就被按在了跌停上,今天的上機數控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目前,指數方向不明,板塊輪動又快,完全沒必要盲目操作,可以等過了這個月底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公布完再說。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