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4 19:31:10
就在市場整體整理的大環境下,北向資金卻連續大幅凈流入,四天大買300億元。該如何理解這種罕見的現象呢?周末,房地產稅的消息重磅來襲,“靴子落地”出乎意料的快,或將影響整個宏觀投資邏輯,對A股又有哪些影響呢?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圖片來源:攝圖網-401716545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本周,A股三大指數都出現連續“小碎步”的情況,市場總體是一種“枕戈待旦”的狀態。盤面上,板塊輪動迅速,除了新能源及其外延題材以外,持續性都很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市場整體整理的大環境下,北向資金卻連續大幅凈流入,四天大買300億元。該如何理解這種罕見的現象呢?周末,房地產稅的消息重磅來襲,“靴子落地”出乎意料的快,或將影響整個宏觀投資邏輯,對A股又有哪些影響呢?今天,牛博士與達哥就大家關心的話題展開討論。
牛博士:達哥,你好,周六,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消息刷屏,這回真要來了,我們都很意外,這是否意味著宏觀投資邏輯發生變化?對A股又有哪些影響呢?
道達:實話實說,都很意外。上周末我們還在學習《求是》雜志的文章,本周末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消息就來了。都知道房地產稅會落地,但都沒想到這么快,超出預期。
房地產稅改革試點,進一步彰顯了我國當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定力空前。達哥之前也說過,不要低估共同富裕的決心。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可能會降低房地產投資收益率,這個“大變盤”意味著宏觀投資邏輯發生變化。讓資金更多地流入實體經濟,推動經濟轉型,既中國制造又中國創造,整體經濟運行將是一個良性發展的趨勢,最終A股也會反映這種基本面的。
從資金層面來說,這對A股也是一個大利好。眾所周知,地產是一些人重要的投資渠道。而房地產稅的積極推進,可能會擠出本來在地產行業投資的資金,一旦這些資金流出,會去哪里尋找比較好的投資渠道呢?
宏觀投資邏輯發生變化,最終會有一部分資金選擇進入股市。兩個途徑,要么買公募基金,要么自己買股票,但無論如何,這筆資金會流入股市。當然,中國人對房子的熱衷不會那么快消散,這些資金進入股市的動作,也不會是短期迅速爆發,而是隨著政策落地逐步推進的,屬于一種資金面的中長期利好。
當前,居民財富結構中,金融資產占比偏低。去年招商銀行公布的一個數據顯示,在中國家庭的總資產中,固定資產占比高達80%,金融資產的比例剛剛超過20%。而在家庭持有的金融資產構成中,股票與基金占比不到10%。這意味著股票與基金占比家庭總資產不到2%。未來,隨著這一比例的提升,A股的結構性長牛不是沒有可能的。
至于對地產板塊的影響,我想引用國海證券的觀點:當前市場對房地產稅如驚弓之鳥,實際方案出臺也許會緩解焦慮;最近房地產很多新聞,都是乍看是利好、細想又未必;乍看是利空,細想是利空出盡。
牛博士:本周市場整體是一個整理的大環境,A股方向不明,不過讓人意外的是,從周二至周五,四個交易日北向資金竟累計凈買入超310億,該如何看到這個現象呢?
道達:可能有人看了上面的利好,覺得機會來了,但是回歸A股本身,還是要客觀理性。大家應該都習慣了,最近基本上就是前一天漲得好的板塊,隔天就變臉。本周除了新能源及其外延的化工題材以外,其他熱點的持續性都不好。控制住倉位,避免追漲才是應對之策。
本周另外一個特點是成交量持續偏低。不過有意思的是,近兩天A股出現比較罕見的信號,估計不少朋友也關注到北向資金連續兩天100億以上的凈流入。
在我看來,這次北向資金凈流入,可能與人民幣升值有關。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優質上市公司股權、房地產和國債通常都會受到資金追捧。另外,最近高層對于互聯網企業的表態也是重要原因,資金跟著信心重新回來了。
那么,這次北向資金主要買了哪些呢?統計過去四個交易日的成交數據發現,北向資金主要流入新能源、金融及消費板塊,多個“茅”概念股榜上有名。北向資金整體大幅流入的同時,也減持了一些個股,減持規模最大的是有“海運茅”之稱的中遠海控。
我整理了一下以往的數據,這種連續性的大幅流入并不常見。按2016年以來的數據,恰逢有北向資金大量抄底的時候,市場大多數會出現一波指數級向上的行情。
以最近兩年的數據為例,A股出現短期內連續超百億凈流入后,指數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這一次,不知道這個現象會不會得到驗證?
牛博士:周五,科創板新股中自科技,首日上市全天破發,新股的“不敗神話”要破滅了嗎?
道達:這確實是A股一個新紀錄,科創板新股中自科技,首日上市全天破發,全天都沒有翻紅,發行價70.9元,上市最高價70.5元。這意味著打新中簽的人全部虧損,最高虧了6000塊。
中自科技破發,說到底還是三季報的問題,前三季度業績降超七成,剛上市就遭遇業績變臉,也就不能怪投資者跑路了。與此同時,這家公司還面臨技術變革的風險。目前,中自科技主要產品用于傳統燃油車的尾氣處理領域。如今,新能源車已是大勢所趨,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幾何?
說新股“不敗神話”要破滅,還為時尚早。2019年科創板上了一只新股建龍微納,首日是破發的,但后來走成了趨勢大牛股,股價從40塊飆到200多元。早于中自科技前一天上市的百勝智能,上市當日沖高回落,隔天就大漲了38.63%。
不過,中自科技這件事也給大家提個醒,打新也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在財報密集披露期,對于一些業績出現大幅下降的公司,還是要謹慎的。
牛博士:周五晚間,貴州茅臺披露財報,第三季度凈利潤126.12億元,同比增12.35%。有了“股王”撐腰,明天A股要預定白酒板塊的輪動方向了嗎?
道達:從財務數據來看,這份季報市場還是比較滿意的。公司前三季度直銷實現營收146.8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4.14%,首次突破百億,是直銷規模化以來的最好成績。
雖然最近有消費稅的利空預期,又有海外基金減倉的消息影響,貴州茅臺A股本周的表現還是很堅挺。對于消費稅,我之前也談過,從歷史上看,白酒消費稅經歷了5次調整,殺傷力并沒有那么大,僅出現過一次白酒板塊大跌。可見消費稅的影響有限。
更何況,目前消費稅仍未有明確規定出臺,即使有相關進程,從征詢意見稿到終稿出臺仍有較長時間,并且消費稅對不同企業影響差異較大,名酒由于議價能力較強,可以將價格引導至消費端,但是議價能力較弱的部分酒企或將承壓,行業分化有望加劇。
對于白酒,我已經談過很多次了。即便明天貴州茅臺帶領白酒板塊拉升,也不意外。最近的A股板塊輪動很快,沒上車的去追也沒有必要。從更長周期來看,即便是高端白酒,還能夠看多多少年,就得看白酒的消費群體基數了。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