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原創

每經網首頁 > 原創 > 正文

安徽鳳凰將平移北交所:9月股價漲幅59.25% 積極轉型滿足汽車電氣化發展需求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0-25 11:55:28

每經記者 黃辛旭    每經編輯 裴健如

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將平移新三板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的消息,使得新三板精選層66家公司成了資本市場的“新星”。作為66家公司之一,安徽鳳凰(832000.OC)也搭上了這趟“快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入選新三板精選層66家公司后,安徽鳳凰股價不斷上揚,9月股價漲幅為59.25%

作為專注于汽車濾清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安徽鳳凰在2020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此次北交所的成立,為安徽鳳凰帶來了更多機遇。值得注意的是,安徽鳳凰是一家臺資控股的公司。有分析認為,安徽鳳凰平移北交所成為上市公司體現了精選層的包容性,也為臺資企業的上市融資開辟了新路徑。

圖片來源:安徽鳳凰官網

自主品牌向好帶來新機遇

公開資料顯示,安徽鳳凰現有產品涵蓋了空氣、空調、汽油、燃油“汽車四濾”,主要適用于各類主流乘用車、商用車和工程機械類車型。

由于汽車濾清器在新車生產和汽車后市場都有需求,其市場發展態勢也與新車產量、汽車保有量密切相關。

在新車市場層面,今年國內汽車行業回暖跡象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256.9萬輛和1289.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4.2%25.6%。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約為419.8萬輛,市場份額提升至42%。“隨著自主品牌日益崛起,國內汽車濾清器企業有望獲得更多主機配套市場份額。”安徽鳳凰方面認為。

圖片來源:安徽鳳凰官網

國內后市場方面,汽車保有量不斷提升也為安徽鳳凰帶來更多機遇。據公安部統計數據,截至20216月,我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92億輛,較2020年末增加了約0.11億輛。安徽鳳凰認為,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用戶基礎進一步擴大,國內汽車濾清器企業有望獲得更多主機配套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安徽鳳凰一直重視海外市場的發展,其產品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積累了德國BilsteinLKQ歐洲等國外客戶資源。

根據安徽鳳凰2021年半年報,其境內銷售營業收入約為8270.38萬元,毛利率為18.88%;境外銷售營業收入約為9016.76萬元,毛利率為31.32%

不過,海外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穩定性也給安徽鳳凰的海外市場帶來不少挑戰。安徽鳳凰在2021年半年報中稱,“報告期內,國際海運費出現大幅上漲,導致其他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成本大幅增長。”對此,安徽鳳凰表示,未來將會拓展國內市場,努力提高內銷比例,以應對海外市場的不穩定。

謀求轉型以滿足汽車電氣化發展需求

車市進入存量時代并不意味著安徽鳳凰可以高枕無憂。

目前,國內濾清器行業市場規模巨大,且濾清器高端市場主要被馬勒集團、博世等企業占領。“在境內市場方面,本土的汽車濾清器生產廠家眾多,市場集中度較低,國外著名汽車濾清器生產企業紛紛在國內以合資或獨資方式建立生產基地,競爭十分激烈。”安徽鳳凰在2021年半年報中表示。

為了解決濾清器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國內與濾清器行業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等正在持續修訂完善,這對濾清器產品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比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濾清器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汽車濾清器產品將圍繞高過濾效率、高自身清潔度、長使用壽命等核心技術,沿著輕量化,集成化、模塊化、平臺化方向繼續發展。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04370

同時,伴隨著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汽車濾清器行業還迎來了轉型挑戰。比如,新能源汽車的空調系統對濾清器的技術標準提出了更高要求;氫燃料電池組對空氣濾清器的設計原理與現有產品不同,技術也需要更新。

這一系列因素都考驗著安徽鳳凰的產品能否有可靠的裝配使用要求,適應市場的發展趨勢。

安徽鳳凰2021年半年報顯示,其籌建的年產2500萬支高端濾清器項目已經開始分段達產,釋放產能,以滿足行業對濾清器的質量要求。同時,安徽鳳凰一直在針對電動車輛、氫氣車輛、燃氣車輛開發相關產品。

我們將根據汽車產業電氣化趨勢,研發、應用燃料電池電動汽車燃料電池陰極空氣凈化系統、用于高壓電池系統的冷卻空氣粒子過濾器、冷卻劑顆粒過濾器和氫、水分離等產品,實現行業持續發展。”安徽鳳凰方面表示,研發和創新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未來公司也將繼續推進研發創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