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永久免费/亚洲大片在线观看/91综合网/国产精品长腿丝袜第一页

每日經濟新聞
趣味公司

每經網首頁 > 趣味公司 > 正文

巷觀陜股〡又108家機構扎堆調研,國際醫學為何受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 2021-11-02 19:39:46

每經記者 賀娟娟    每經編輯 楊歡

陜西板塊已連續數周實現上漲,10月第4周(10月25日-31日),開啟了更大幅度的上揚,市值較前一周增加了639.68億元,總市值超過河北,重奪全國第14位。

同期,隆基股份市值增加超700億元,再次站上5000億高點。根據最新季報,隆基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營收562.06億元,凈利潤75.5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6.13%和18.87%。在上游硅料大漲,且市場需求上升、下游瘋狂擴產的周期中,隆基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已經是相當不錯。

市值上漲的背后,是多只股票受到資金的青睞。其中,隆基股份獲得55.29億元主力資金買入,航發動力獲得2.98億元融資資金買入,航發動力、西部超導、陜國投A同時迎三類“熱錢”流入。

值得關注的是,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的國際醫學,上周有108家機構集中調研。其中4家已給予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是經營趨勢加速向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增強等。

粉巷財經(ID:nbdfxcj)發現,國際醫學近一年已接待486家機構730次調研,今年以來已有4次超過百家機構同時到訪。

此外,就個股表現來看,觀察期內,陜西軍團TOP10排名變動不大,隆基股份、航發動力、陜西煤業依舊穩居前三。西部超導前進1位,躋身區域第5名,中國西電超過國際醫學排區域第9名。晨曦航空、高鐵電氣、陜煤煤業一周跌幅均超過10%。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總市值漲640億元,陜西軍團重回全國第14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3家,板塊總市值為15387.26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較前一周增加639.68億元,增長4.34%(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10月第4周陜西板塊總市值超過河北,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9.90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陜西63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1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河南少1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3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河南少2家。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5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10月第4周,陜西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

盡管上周陜西軍團沒有增加新成員,但依舊以4.34%的漲幅,總市值順利突破1.5萬億元,時隔兩周后再次奪回全國第14名的位次。其間,僅“光伏龍頭”隆基一家公司就猛漲707.47億元,可謂給了陜西板塊最強勁的助力。

國際醫學迎108家機構集中調研

先看融資資金,10月第4周,陜西板塊融資凈買入總額為3.39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西股是航發動力,金額是2.98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1.37億元)和中國西電(3780.29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 據Wind統計,10月第4周,有2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108家機構調研國際醫學,55家機構到訪秦川機床。

機構調研作為一項判斷市場的重要風向標,其動向往往代表著機構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10月29日國際醫學發布的公告顯示,天風證券、開源證券、興業證券等共計108家機構集中到訪。調研中,國際醫學主要介紹了公司第三季度經營發展情況,包括業績表現及部分原因、旗下三家醫療服務院區運營情況、疫情反復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及其非常重視的醫美業務的發展情況等。

對于此前被高度關注的實控人發出員工增持倡議亦有說明,主要是“鑒于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良好的發展局面,以及劉建申先生本人對公司管理團隊與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

粉巷財經發現,除當日外,國際醫學近一年共接待486家機構730次調研,其中,2月26日、6月4日和8月31日均有超過百家機構集中到訪。

僅上周,就有天風證券、開元證券、國金證券、國盛證券4家機構給予國際醫學買入評級,評級理由趨同,主要是國際醫學2021Q3收入環比提速,經營趨勢加速向上;毛利率大幅提升,成本結構持續優化;謀求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不過,機構同時也給出了風險提示:床位爬坡速度低于預期;醫院運營前期資本開支較大等。

作為陜西和西北第一家上市公司,國際醫學已經擁有長達28年的上市歷史,其前身為經營百貨零售業務的陜解放(000516)。2011年末,以2.97億元全資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將西安高新醫院并入上市公司業務版圖后,國際醫學切入醫療領域。但運營至今,業績表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

最新出爐的“成績單”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9億元,同比增長91.04%;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85億元,算是刷新了公司虧損紀錄。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71.7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25億元。

對此,國際醫學在機構調研中回復稱,在公司整體業務未達到盈虧平衡點前,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也伴隨著營業成本、費用的增長,但是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繼續擴大,公司優質醫療資產的盈利能力將不斷優化。

再看北向資金,10月第4周,藍曉科技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55個百分點,三人行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2個百分點,隆基股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0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0月第4周,隆基股份凈買入額居首位,為55.29億元,其次是航發動力(5.28億元)和延安必康(3.08億元)。

航發動力、西部超導、陜國投A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國際醫學除前述眾多機構調研,亦被主力資金看好。瑞聯新材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時隔兩月,隆基再破5000億元大關

截至10月31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707.47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陜西煤業,縮水146.39億元。

相比前一周,西部超導名次前進1位,從第6名上升至第5名;中國西電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西部證券名次下降1位,從第5名下降至第6名;國際醫學名次下降1位,從第9名下降至第10名。

大宗交易方面,10月第4周,陜西板塊有陜西建工、隆基股份、西部超導等3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陜西建工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2801.40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10月31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5.16%(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1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隆基股份,上漲幅度為15.45%。跌幅最大的是晨曦航空,下跌幅度為12.51%。

上周隆基股份再次貢獻高光時刻,尤其是10月29日,午盤后光伏板塊快速拉升,隆基股份大漲9.62%,成交額209.35億元,創近日新高。也終于在時隔2個月后,再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市值繼續領跑光伏行業。

從消息面來看,隆基股份一周之內兩次打破HJT電池效率世界紀錄,轉換效率高達26.30%。業績表現也獲得認可,最新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2.06億元,同比增長66.13%;凈利潤為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原材料價格高企的背景下,仍能取得如此成績,證明了公司盈利的能力。

事實上,光伏板塊已有不少行業向好信號釋放。據硅業分會最新報價,上周各尺寸硅片全線微降,產業鏈上下游博弈似已近尾聲,疊加今年底起硅料產能陸續釋放,供需壓力緩解等,可以預見,光伏行業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而隨著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國際COP26召開,多國提升可再生能源目標,光伏長期發展空間亦被進一步打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國際醫學官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陜西板塊已連續數周實現上漲,10月第4周(10月25日-31日),開啟了更大幅度的上揚,市值較前一周增加了639.68億元,總市值超過河北,重奪全國第14位。 同期,隆基股份市值增加超700億元,再次站上5000億高點。根據最新季報,隆基股份今年前三季度營收562.06億元,凈利潤75.56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6.13%和18.87%。在上游硅料大漲,且市場需求上升、下游瘋狂擴產的周期中,隆基交出這樣的成績單,已經是相當不錯。 市值上漲的背后,是多只股票受到資金的青睞。其中,隆基股份獲得55.29億元主力資金買入,航發動力獲得2.98億元融資資金買入,航發動力、西部超導、陜國投A同時迎三類“熱錢”流入。 值得關注的是,業績表現并不盡如人意的國際醫學,上周有108家機構集中調研。其中4家已給予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是經營趨勢加速向上、成本結構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增強等。 粉巷財經(ID:nbdfxcj)發現,國際醫學近一年已接待486家機構730次調研,今年以來已有4次超過百家機構同時到訪。 此外,就個股表現來看,觀察期內,陜西軍團TOP10排名變動不大,隆基股份、航發動力、陜西煤業依舊穩居前三。西部超導前進1位,躋身區域第5名,中國西電超過國際醫學排區域第9名。晨曦航空、高鐵電氣、陜煤煤業一周跌幅均超過10%。 具體來看本期巷觀陜股。 總市值漲640億元,陜西軍團重回全國第14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陜西共有A股上市公司63家,板塊總市值為15387.26億元,全國排名第14位,較前一周增加639.68億元,增長4.34%(加權平均)。 從全國來看,10月第4周陜西板塊總市值超過河北,全國排名第14位。相比第13名河南,少了9.90億元。從區域來看,陜西板塊總市值西北排名第1。(省區市排名未統計中國香港、澳門、臺灣) 陜西63家上市公司,以市值計算,行業主要集中在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采掘。 據統計,與河南相比,陜西上市公司總數比河南少31家;千億市值公司數量比河南少1家;科創板公司數量比河南多3家;今年新上市公司數量比河南少2家。 陜西擁有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地級行政區)是西安(45家),其次是寶雞(5家)、咸陽(5家)、延安(2家)、渭南(2家)。 10月第4周,陜西沒有新增A股上市公司,從IPO情況來看,陜西沒有新增申報的公司,沒有新增過會企業。 盡管上周陜西軍團沒有增加新成員,但依舊以4.34%的漲幅,總市值順利突破1.5萬億元,時隔兩周后再次奪回全國第14名的位次。其間,僅“光伏龍頭”隆基一家公司就猛漲707.47億元,可謂給了陜西板塊最強勁的助力。 國際醫學迎108家機構集中調研 先看融資資金,10月第4周,陜西板塊融資凈買入總額為3.39億元。融資凈買入最多的陜西股是航發動力,金額是2.98億元。其次是中航西飛(1.37億元)和中國西電(3780.29萬元)。 機構調研方面,據Wind統計,10月第4周,有2家陜西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108家機構調研國際醫學,55家機構到訪秦川機床。 機構調研作為一項判斷市場的重要風向標,其動向往往代表著機構當前最關注的問題。 10月29日國際醫學發布的公告顯示,天風證券、開源證券、興業證券等共計108家機構集中到訪。調研中,國際醫學主要介紹了公司第三季度經營發展情況,包括業績表現及部分原因、旗下三家醫療服務院區運營情況、疫情反復對公司業務的影響及其非常重視的醫美業務的發展情況等。 對于此前被高度關注的實控人發出員工增持倡議亦有說明,主要是“鑒于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良好的發展局面,以及劉建申先生本人對公司管理團隊與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 粉巷財經發現,除當日外,國際醫學近一年共接待486家機構730次調研,其中,2月26日、6月4日和8月31日均有超過百家機構集中到訪。 僅上周,就有天風證券、開元證券、國金證券、國盛證券4家機構給予國際醫學買入評級,評級理由趨同,主要是國際醫學2021Q3收入環比提速,經營趨勢加速向上;毛利率大幅提升,成本結構持續優化;謀求高質量發展成果顯著,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不過,機構同時也給出了風險提示:床位爬坡速度低于預期;醫院運營前期資本開支較大等。 作為陜西和西北第一家上市公司,國際醫學已經擁有長達28年的上市歷史,其前身為經營百貨零售業務的陜解放(000516)。2011年末,以2.97億元全資收購西安高新醫院有限公司,將西安高新醫院并入上市公司業務版圖后,國際醫學切入醫療領域。但運營至今,業績表現似乎并不盡如人意。 最新出爐的“成績單”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49億元,同比增長91.04%;歸母凈利潤為虧損5.85億元,算是刷新了公司虧損紀錄。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42億元,同比增長71.7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25億元。 對此,國際醫學在機構調研中回復稱,在公司整體業務未達到盈虧平衡點前,公司營業收入的增長也伴隨著營業成本、費用的增長,但是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繼續擴大,公司優質醫療資產的盈利能力將不斷優化。 再看北向資金,10月第4周,藍曉科技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55個百分點,三人行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2個百分點,隆基股份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增加0.30個百分點。 主力資金方面,10月第4周,隆基股份凈買入額居首位,為55.29億元,其次是航發動力(5.28億元)和延安必康(3.08億元)。 航發動力、西部超導、陜國投A同時被主力資金、北向資金、融資資金看好。國際醫學除前述眾多機構調研,亦被主力資金看好。瑞聯新材被主力資金、融資資金看好。 時隔兩月,隆基再破5000億元大關 截至10月31日,陜西板塊市值最大的是隆基股份,市值最小的是博通股份。上周市值增長最多的是隆基股份,增長707.47億元;市值縮水最多的是陜西煤業,縮水146.39億元。 相比前一周,西部超導名次前進1位,從第6名上升至第5名;中國西電名次前進1位,從第10名上升至第9名;西部證券名次下降1位,從第5名下降至第6名;國際醫學名次下降1位,從第9名下降至第10名。 大宗交易方面,10月第4周,陜西板塊有陜西建工、隆基股份、西部超導等3家公司出現大宗交易。其中陜西建工大宗交易成交金額最高,為2801.40萬元。 漲跌幅方面,截至2021年10月31日,陜西板塊市值與前一周相比,區間漲幅為5.16%(加權平均值),漲幅排名全國第1位。 從漲跌幅來看,上周漲幅最大的陜西公司是隆基股份,上漲幅度為15.45%。跌幅最大的是晨曦航空,下跌幅度為12.51%。 上周隆基股份再次貢獻高光時刻,尤其是10月29日,午盤后光伏板塊快速拉升,隆基股份大漲9.62%,成交額209.35億元,創近日新高。也終于在時隔2個月后,再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市值繼續領跑光伏行業。 從消息面來看,隆基股份一周之內兩次打破HJT電池效率世界紀錄,轉換效率高達26.30%。業績表現也獲得認可,最新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62.06億元,同比增長66.13%;凈利潤為75.56億元,同比增長18.87%。原材料價格高企的背景下,仍能取得如此成績,證明了公司盈利的能力。 事實上,光伏板塊已有不少行業向好信號釋放。據硅業分會最新報價,上周各尺寸硅片全線微降,產業鏈上下游博弈似已近尾聲,疊加今年底起硅料產能陸續釋放,供需壓力緩解等,可以預見,光伏行業需求將進一步提升。而隨著國內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國際COP26召開,多國提升可再生能源目標,光伏長期發展空間亦被進一步打開。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